1.I'm enough≠I'm good enough.
good是一种对自我的评价,而I'm enough可以理解为“我本俱足”,不评价,而是接纳,所以才有courage of imperfect.
如果是我足够好,那就没有“不完美勇气”的必要了,因为good enough了。
2.关于地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图,从小建立,但未必自知清晰。在逐步清晰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错误的地图。这些错误的地图,也是有帮助的,它帮助我们觉察我们的需要,我们可以拿走旧的地图,创建新的地图。
3.人是一个整体,孩子也是一个整体
4.离开垂直关系,进入水平关系。
水平关系意味着我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情形,这便是social uesful,而水平关系则是social useless.
如何做到?换位思考,也许过程就像跷跷板,最终走向平衡。
5.自卑感VS自卑情结
自卑感是生来具有,人人具有,它促使我们寻求卓越。
而如果自卑过度,影响我们的有益行为,就成了自卑情结。
如何把握二者的度?自己觉察和把握。
11月11日:Deborah带领阿德勒工作坊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