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篇提到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一间小阁楼。案例中说,荣格在这间不通电的小阁楼里完成了许多作品和思考。一下子让我联想到了古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圣人、贤人、学士等等,在那个年代人们没有那么多电子通信设备和高端设备的干扰,有了更多的思考、冥想、实践和探索的时间,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深入钻研,从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这本书的解读让我回忆起自己当初考取编制时候的场景,特别像应用了工作深入中的两种方式哲学。一个是双峰哲学,一个是一点点的节奏哲学。为了让自己快速的记忆背诵和掌握知识点,向领导请示了假期专门应对招考。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和一些杂事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利用起来读书。一开始,从紧张忙碌的评估环境中走出来心却还在那里,字里行间都能联想到班里的孩子,无法完全静下心来潜心深入学习。于是,我下定决心网购买了一套藤椅,每天就在天台坐着背诵。也正是因为它,让我有了一个舒服的安静的环境,让我能够专注的学习,提高了效率。我想那时候的每一天我都能有深度学习。希望,还能找回当初的那种感觉,那种坚持,不能麻木地把忙碌当作生产力,为了显得忙碌而忙碌,最终碌碌无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