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孩子和爸爸在租房处住,一来解决了孩子在家不学习时我的掉线问题,二来我可以在家安心准备示范课,安心学习吸引力。心无旁骛了,悠哉优哉,能量也提升了不少。昨晚邀请孩子和爸爸回来,一家三口一起出去吃饭。带着第三只眼睛回望昨晚过程,有感赏,有觉察。
感赏:
1.晚上吃饭前与我讨论家庭开支,说到现在国家还拖欠我们工资时,孩子说,国家迟早会给你们的。孩子果然是天生乐观的,聚焦正面,我也及时表达赞扬!
2.当我说到昨晚我去散步走了1万多步时,孩子说光散步不行,还得练瑜伽,还提醒我,他中考时练体育用的瑜伽垫我可以用。谢谢对我身体的关心!
3.孩子前两天就表达了想让我去租房那儿陪他,当我真实的表达,我还没有做好去陪他的心理准备,担心面对他的现状我还会有情绪时,孩子也在思考,然后说,马上一开学就好了。谢谢孩子也在思考我们俩之间的关系,而且越来越冷静了!
4.当我问到那么厚一本暑假作业就半个月的时间能完成吗时,孩子也如实告诉我:肯定完不成。我也轻描淡写:你自己安排好就行了。他还说自己这一段儿在攻克化学,知道自己的弱势学科,先从弱势学科补起来,果然是心中有数的孩子!
觉察
吃饭聊天时,我不经意的说到了给外甥补物理的事儿,说他物理方面悟性很好,脑子挺聪明,就是贪玩。孩子一听,发表了他的观点:人的智力水平是相当的,不要说谁聪明不聪明,决定一个人成就的还是家庭的影响。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人的智力水平还是有差异的,但有的人可能擅长这个,有的人擅长那个,我们只要尊重他的差异,尽力发挥他的特长就行。
尽管只是观点的不同,但期间仍然有他对我的攻击,甚至轻视,也激起了我的好几个情绪,现在一一梳理并舒缓。
1.悲观看跌,低潮失落
当孩子说:你就教课教得好而已,教育问题你一点儿都不懂。我马上感受到了被攻击和不服气,内心涌出碎碎念:我看了那么多的教育类书籍,20多年的教龄,也一直不断学习着心理学,现在又学亲子教育和吸引力法则,你一个小毛孩子,从网上看几篇文章,就来教训我了,真是岂有此理?可是为什么我在孩子的心目中这么一文不值呢?他为什么总是这么轻视我呢?我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仍然换不回他对我的敬佩和尊重,看来想影响他的这条路太艰难了。
舒缓:孩子真的是在攻击我吗?我感觉到的他挑我的毛病、轻视我,说明他对我有很高的期待呀,他想让我更优秀啊!我以前不也是这样对待他的吗?想让他更优秀,就不断的挑他的毛病,说一些狠话来刺激他。这真是同频同质啊。想要摆脱这个死循环,只有一条路:先接纳他对我的态度,认领这是我的造物,然后改变我自己对待他的方式,停止挑毛病,放大优点,影响慢慢会产生的。从心理上的认领造物,到行动上的做出改变,我愿意以后的时间去践行,去练习。
2.忧心忡忡
就在各自诉说观点时,我内心已经给他贴了很多标签:偏执,纸上谈兵。正因为这些标签在我心里根深蒂固,所以一旦出现这样的苗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说服他,用各种论据来证明他的偏执,陷入争对错的死循环。每次争辩的结果,会让我更加相信他的偏执和纸上谈兵。这一次仍然如此,尽管这一次我说话的语气是很平和的,但感觉源点仍然是匮乏的:想纠正他的偏执。还给自己找理由:理不辩不明。但每一次辩论之后的失败,会让我更加忧心忡忡:这么固执的人,以后怎么办呢?只会纸上谈兵,是要栽大跟头的。
舒缓:我认为的偏执真的是偏执吗?宇宙让每个人都是对的,他站在他的视角是对的,我站在我的视角是对的,为什么人家就一定是偏执的呢?我想控制什么?我只需要说出我的看法,带着不控制他的感觉源点说话,听进去很好,听不进去也很好,他自己会去探索去思考,这个过程不也是他成长的过程吗?如果实在认为他纸上谈兵,我可以以后有意识的在聊天中说一些有关实践的故事呀,为什么必须让他马上接受自己的观点呢?他有自己的观点,不也说明他正在开阔视野和格局吗?更何况,人家的观点也有人家的道理,只不过跟我说的语境不同罢了。认为他不好,却想让他好,这是违背吸引力法则的呀。只有在认为他好的基础上想让他更好,才是智慧之举。
欧耶,又打通了一个卡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