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科目二考试过了。据说,驾考在科目二这里打住的就有好多人。我也感到幸运我过了,因为,我是有把握能过的。
在这里,我要分享的是一个思考模型——后果模型。
后果模型这个模型显示,你的决定跟你本身的知识相关的程度。
来看我这两天所经历的这两件事。
第一个事件
0
科二考试的前一天下午3点左右,包车练习。这个学校的包车练习流程是这样的。
按小时收费,多包有优惠。驾校大厅缴费→开收据→然后是找包车的教练→然后再去驾校大开具包车课时的记录→把收据再给包车教练管理。
当我见到包车教练时,教练找不到收据了。因为我是和另外一位学员合包的一辆车(方便两人互看与交流),要是收据到我这里给丢了可就不好了。
总之就是我与教练忙从教练的收据袋找,就是找不到。
说辞与对话意思
我:“我上一次包车后,那天还下着雨,就把收据交给你了。我说把收据给我我收着,你还说:‘哎,给我我收着吧!’ ”
教练:“我都是把收据放到这个收据袋里的,翻了一遍了就是找不到你们的收据。你再好好想想,打电话问问是不是你那位合伙人拿走了?”
此时,我情绪稍微有点不平了。但是,我是故作镇静地把他的收据袋拿过来,再翻了一遍,还是没有。
最后,给我那位合伙人发信息拿了没有,没有立马得到回复(可能是正在工作)。
最后,我想起了驾校大厅有之前包车记录。
最后查到了记录,然后因为工作人员在体制内问题(态度就是利己的态度了,见多了都能明白。),无法给我再开一张。
此时我的情绪转向了有点愤怒,但是我也明白,愤怒无济于事,然后是尽量掌握信息。
1
上一次包车,那天还下雨,我确定是把手录交给教练了。
这张收据,现在没有足够的信息证明是谁弄没的。但是可以确定,这个收据是在上一次包车时到这次包车的这段时间里弄丢的。
2
对于这些钱我是不在意的,但是考虑到合伙包车的那位人,要是在我这里弄丢了收据导致合伙人白白丢了一次练车机会(最后一天的下午,明天就要模拟考试了,然后就是正式的科目二考试)。
3
对于无法再补收据这件事来说,以我来讲,是无法来类似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来的,但是原则是,我交钱了却无法得到足够的服务。而且,驾校的记录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准备和查账设定了。
4
给我父母打电话确认我昨天穿的衣服里是否有收据。得到的回复是没有。
还有一个信息没有确认,我那位合伙人是否拿走了收据。
从2:50左右开始到这个时候3:05左右,然后,我静待着最后一个信息的到来,如果得到的回复是“没有”,那么就可以100%确认,收据弄丢是教练的责任。
时间还有55分钟可以等待。
然后,在等待时,教练来电话说:他已经找到收据了,亲自把收据送过来做包车练习记录,在哪里找到的你就不用管了。
具体原因是:上一次下雨,他穿着个大衣,随手把收据放大衣口袋里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他的工作态度or说是工作习惯导致。
来到大厅,他一脸歉意,我说:“你已经找到了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就算我说他,也不会改变什么的。他已经在工作岗位十几年了,这习惯也就习惯了。毕竟,这也是人人都有的不良习惯。
这是第一个事件中,我开始所掌握的信息只有,收据找不到了。
然后,再一次次地了解信息。尽量发掘足够多的信息——我当时能做的决定就是,等待和控制情绪。不过,还好那位教练还是负责任的,回去后还是好好想了,最后想起来了。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的很多都是在信息不充分时做决断产生不良后果的事情有很多。
当我们在用这个思考模型来处理问题时,对于我们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个事件
在模拟考试的那一天,就是在正式科目二考试的前一天。
当教练(包车教练是负责包车练习的学员,教练是学校分配的负责你教学的教练,当然你也可以从头到尾都包车来练习。)在群里发布明天正式考试报名的学员名单时,我没有看到我的学员信息。
问教练回答说,可能是考试部报考时漏掉了。最后又发电话询问,确认说:“考试部已经报上去了。”
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收到考场的反馈。
最后,我向教练确认了报考流程。
0!考场通知最近一次or几次的考试日期。
1!学员在考试前几天把名字和身份证号以及手机号交给教练,选择日期。
2!教练统一把各学员的信息交给驾校考试部,报名于某个日期的考试。
3!驾校考试部把学员信息报给考场。
4!考场录入系统,确定学员报考成功。
5!考场把已经成功预约考试的信息反馈给教练。
6!教练再把信息反馈给学员。
7!学员在上午八点之时入场考试。
经过我的询问与了解,最后确认,流程0-4都是没问题的。只是在5-6的环节上出了问题。所以,不确定我是否报上名没。
这里有以下几点
→没有确认是否报名了考试。可能没报名成功,也可能报名了。
→报名成功,不去则会损失一次考试机会而且还要再等十天才能再次报考。而如果只是这次没报上名,也只是这一天而已。下一次再约考报名的时间间隔只是2~3天。
→我明天可以抽出时间去考场,如果没报上名,考场是不会让我考试的,就算这样我也可以先去熟悉一下考场的氛围。
我去了之后,最后进入了考场的待考大厅,再里面刷身份证照相录入考试信息,大厅大屏幕显示待考人员信息(根据学员一开始上报的信息与这次的照相信息来打印你考试过关or不过的信息记录备份)。
刷身份证成功,我报上了名,然后在焦急的等待后,考试。最后成功过了。
在这个事件中,我了解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前面最重要的流程没问题,只是最后的流程出了问题,权衡利弊后,最后做出决断——明天可以去。
最后过了的心情,是考过科目二的朋友都会了解的。
以上是我昨天和前天所经历的事情,其中的过程我尽量保持了信息的完整性与着重性。
以下是关于后果模型的详细介绍。
后果模型,来自秋叶《如何阅读一本书》当我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以往的经验和性格会决定我们决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做法对结果的影响程度。而我们在这个问题出现时所掌握的信息越多,对这件问题的处理就越不容易出现不良后果的结果。
短时间内,信息量很少;但做出的决策对结果影响很大。
人无法快速做出决策,优柔寡断。
一是因为对所要做决策的事情缺少判断的依据。
二是因为过去的经验对所要判断的事情缺乏联系性。
而后果模型告诉我们。
一个人对一件事了解的信息越充分,就越容易做出快速决策。(正如我上面所讲述的两件事情。)
一个人对同类事情实践越多,就越容易做出快速决策。(对于这两件事,我是稍微有一点经验的。)
其中还有一点:当在一件出现问题的事件发生后,参与其中的人数越多,对于信息了解的难度越大,而对参与人数越多的信息了解,就需要我们的能力足够强。
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尽量去减少所参与的环节和人数也能减少错误的发生的几率。
一个人对事情做决策后的习惯是勇于承担后果,就越容易做出快速决断。
针对一件事,你掌握越多的信息,你对这件事的处理就越有把握,你掌握越多的信息,你对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就越让自己or甚至是让事件中的其他人满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