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好文想法散文
看书香专属点评,收获大

看书香专属点评,收获大

作者: 宴会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10:13 被阅读0次

    自己的脸皮终究还是不够厚,本周没有投稿专属点评,主要是文章太差了,还没取得一点点进步,就不好意思,再厚着脸皮浪费点评老师和各位友友的时间了。

    提前一天,锦瑟在群里发布了本周专属点评文章和点评老师,看到本次点评老师是魏老师,心里按耐不住的小激动,提前把4篇文章,反复看了几遍。

    周六晚上7:30分,推掉所有的应酬,老婆孩子也不陪了,坐在电脑前,准备观看魏老师的点评。

    魏老师一如既往的高度负责,提前做了很多功课,结合点评文章,生动讲解了小说构思,立意角度,起承转合技巧,细节描写等内容,并且亲自下场,写了部分情节供参考。

    对比原文,魏老师的写作,吸引力更强,由一个孩子被母亲抱在怀里,却心事重重,巨大的反差悬念入手,吸引读者读下去,抓住父母打工回来晚餐,父母关心夹菜,问成绩与现实反差,刻画孩子矛盾心理,最后由母亲看作文,收尾。虽是生活片段,却也让人的看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值得深思回味,一扫原作写法平淡之味。

    晚上躺在床上,反反复复,想着魏老师点评中的关键语句,结合本周看得《读书指要》和《作文七巧》,越想越能感觉到自己的差距,逐渐想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写作练习方法。

    “微小说讲究的就是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

    魏老师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上周点评的时候,魏老师说小说是所有创作里面最难的,当时心理就觉得自己这辈子估计和小说创作是无缘了。

    自身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也不足以撑起什么宏伟的巨制,自己经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身边小事也形成不了什么动人故事情节,总觉得需要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波澜壮阔的商海或宦海沉浮经历,才能有写小说的基础。

    生活中的小片段,这不太常见了嘛,比如今天点评的这篇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因为成绩被父母责备,后又触动父母的故事,一个小片段,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任何一朵浪花都反映着太阳的光辉,小人物身上也都打着时代的印记,特别是魏老师修改过后的小说结尾, 给人留下无限的深思。年过了,到底是出去打工还是不出去,继续出去打工,可以赚钱保障孩子物质生活,不出去打工,留下来陪孩子,就会失去生活来源,精彩程度,不亚于金庸《雪山飞狐》结尾,胡斐这一刀,砍还是不砍?魏老师改的结尾,如果让有责任心的领导看到了,也许会触发领导,加大当地产业发展的布局,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从根源上消除留守儿童现象。

    小说不小,不在于篇幅啊。

    对比自己看来,素材的挖掘就出来了,总结自己写的碎碎念,较多就是开会、报奖知识产权争斗、利益与真话这些吐槽文,如果自己选择其中某一个小片段,根据人物性格塑造两个人物形象,设置悬念,层层推进,按照《作文七巧》中,直叙、倒叙、抒情、议论、描写、归纳、演绎等手法,通过一句话的故事框架结构,构思文章的起落、详略、表里,合理安排记叙方式,中间根据故事发展,描写相关场景和人物,总的下来,应该会形成一些职场或者学术圈的讽刺微小说,说不定也能发人深省。

    这种讽刺微小说,我甚至还可以发给当事人读下,拯救一些被功名利禄迷惑了的灵魂,比自己写的那种吐槽式、说教式的议论文效果要好的多,写文章目的就是为了拯救人的灵魂,自己写的那种议论文,甚至都不敢拿给当事人看,指向性太明确,人家一看甚至还不服,通过艺术再加工,感化能力是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写作片段有了,故事场景人物太单薄,总感觉撑不起来,怎么办?仔细回味,魏老师有一句话其实也做了很好的点醒。

    “生活场景各人想象,还可以有很多变化。”

    造境,说法契合了《人间词话》、《读写指要》、《作文七巧》中的说法。

    文学写作本来就是艺术创作,人世间,哪里来的那么多刚好和你作品契合度那么高的场景和人物,都是需要写作者进行艺术再加工创造的。

    造境必合乎于自然,理解为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各种自然的场景,时空融合在一起,写到笔下时,还是必须要符合时代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才不失为真实,比如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场景里面出现了手机微信,就大为不妥当了。

    自己印象中造境非常真实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笔下的大亚湾煤矿,书中描写的干部楼、矿医院、连队排班室、煤仓、澡堂.....等场景,让自己后来到煤矿工作后,都感到非常的真实,后来才了解到,大亚湾煤矿是有现实原型的,陕西铜川鸭口煤矿,路遥先生也曾在这里体验生活,与矿工共同生活工作,所以笔下的大亚湾煤矿才是那么的真实 。

    人物也应该是可以造境,《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应该是典型的造境,为了突显人物的聪明才智,把很多其他人物的著名事件,都移植到了诸葛亮身上,从而塑造了诸葛亮才智敏捷的丰满形象,相关史学专家研究,历史上草船借箭、空城计、甚至隆中对等著名事件都不是发生在诸葛亮身上,小说家的移植,却让大家非常相信,妙就妙在,他是集中把体现智慧的事件进行了移植,符合塑造的人物性格特征,所以呈现给读者的真实度高,如果他把历史上吕布辕门射戟这种事情,移植到诸葛亮身上,恐怕就不会有《三国演义》了。

    类似的主角人物塑造还很多,比如都梁小说《亮剑》里面的主人公李云龙,事实上也是基于某位将军为原型,移植了多个人物事件,从而塑造了李云龙生动形象。

    创作来源,构思,造境都有了,该怎么着手写呢?翻了下笔记,魏老师上周点评的一句话很有启发。

    “读名家,还要边读边模仿。莫言的处女作,就是模仿的茨威格。”

    仿写应该是很好的起手方式,仿写不是抄写,应该是和学书法描红临摹,差不多的意思吧,魏老师,没详细讲,也还没找到很好的教材,先把莫言的作品找到,对比看能不能找出来是仿的茨威格哪一篇,对比分析下,是怎么仿的,也开始慢慢仿吧。

    之前锦瑟在群里发了条消息,魏老师也不提倡大家一直写碎碎念,因为碎碎年写惯了,再改很难。

    写了40多天碎碎念了,对比魏老师今天的示例,自己的碎碎念从未想过谋篇布局,都是提笔就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起落、详略、表里,更加没有抒情、议论、描写的综合应用,抒情往往就是啊什么的,表述都是白开水。

    碎碎念堪比绘画中的胡乱涂鸦,涂得久了,再去学正统的绘画艺术,反倒会影响构图了。

    怎么改掉碎碎念的文风,进一步提升呢,否则日更1000天,也还是那个碎碎念。

    问世间有没有哪种药或者食物,吃了能让脸皮变的非常厚,这样我就可以每篇文章都请魏老师点评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书香专属点评,收获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hx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