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有高考,古有科举”,名列第一者,古、今皆称“状元”!

“今有高考,古有科举”,名列第一者,古、今皆称“状元”!

作者: 陌上妫 | 来源:发表于2020-08-20 03:56 被阅读0次

科举,作为中国的高等官员资格考试制度,从隋到清末实行了1300余年。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今有高考,古有科举”,名列第一者,古、今皆称“状元”!

在古代,社会文人皆通过科举考试去获取功名利禄。

古语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苦读的过程没有人知晓,也无人想知,但是一举成名之后呢,天下人皆为之倾慕!

科举,它不仅仅是朝廷求取有用人才共同治理朝政,解决朝廷本身的需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朝廷给予优惠,以此途径将平民选拔为官吏,加以优待,使有才情、有能者踏上士子进身的阶梯的主要方式。

在历代的天子中,皆希望改变分权性质的封建遗风,建立起属于自己专属的中央集权制度。因此,所谓科举就是天子为确立自身的专制权力而将天下有能者纳为己用的有效途径。

在《山堂考索续集》卷三八中就提到了:“故科目兆于汉,兴于隋,著于唐,而备于宋朝。”

不同的朝代,因制度、民情、天子的喜好不同等原因,对于前朝沿用下来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制,使其更加的完善与更加的适合当时的“国情需要”。

在东汉朝廷时,因作为民众表率的管理被特别要求孝行和廉洁,因此出现了孝廉科的全盛时期,从魏文帝开始推行九品官人法,以此来达到网罗地方人才的目的。

六朝时代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态。而北魏皇室等在利用汉人贵族时,自己也汉化为新兴的贵族。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新民族统治阶层的贵族化,给当时的中国北部的贵族制度带来了刺激,在总体上强化了贵族制的作用。

隋朝时隋文帝设立了秀才科考试,它被后人视为科举的开端。其中尊重地方官的推荐权到后来的重视朝廷考试的成绩与秀才科脱离中正的控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唐朝时,在承袭了隋制的唐代科举中,变化更加明显。例如科目种类更加的多样化,出现表面最完善的机构,最重要的是,科举之名大约就在此时诞生。唐代的科举考试方法,大体分为口试与笔试两大类。(这跟我们现在大部分的考试模式一致,可能延古至今。)科举口试一般以大义与帖经为主,而笔试有策、文、墨义。其中笔试中的墨义作为后世考试中经义的源头,这个意义十分重大。

唐初时,每年的及第人数为一二人,唯有贞观十九年才破格出现三人。后来直到高宗初期,秀才科才被废止。秀才科的废止迎来了进士科的逐渐兴盛,以诗赋为重点决定是否及第。而其中所测试的经学、文学及时务,成为了后来宋代确定进士考试的三要素——经义、诗赋、策论的开端。

宋代,殿试的出现是科举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在宋太祖一朝时,因太祖出生微贱,秉承实用主义,所以当朝的进士和诸科及第者十分稀少。在太祖之后,因太宗爱好文治,才使得进士与各科的合格人数得以增长,科举制度也才日益得以完善。

神宗熙宁二年时,朝廷对科举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新明经科,逐渐减少诸科数量,最终全部废除。在新进士的考试中废除了诗赋,省试考察经义论策。

明代开始,科举制度包含了学校制度。

清代是国初草创时代、科举中心时代与奖励学堂时代。

欲定天下之大业,必一天下之人心。吏谨而民朴,满洲之治也。今如何为政,而后能使满汉官民同心合志欤?”这是顺治帝对于当时殿试的寄望。

清代,就设有府学、州学和县学,地位没有高低之分,只因学生人数分为大学、中学、小学,但太学成为最高学府。

清代的科举制度中,对于考试要求必须是身份清白者且是三代清白,才可参加应试。奴仆、倡优、隶卒以及地方特有贱业者都被排除在外,不得参加考试。其中,为了清代的中央官职政策可以使到满汉并用,开始了八旗科举、宗室科举与翻译科举。

我们在《科举史》中,见证了科举制度的诞生及发展。科举制度在各个朝代的不断变化下得以改善。也感谢宫崎市定先生从旁观的角度给我们见识到中国科举史的、我国古代,特别是清朝时期,对于朝廷选拔人才的程序与细节更加具体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有高考,古有科举”,名列第一者,古、今皆称“状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ij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