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名师:莫从笼中学百灵
浙江省的一位青年教师(已从政)和我聊天的时候总是能够细说许多他认为的名家的优劣,差不多如数家珍;聊得深了才知道,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过某些名家,现在阅历丰富了,渐渐觉得别人的方法不那么奏效了。当然,他也对某些他认为的名家的某些做派颇有微词,我没有现场亲历,虽然觉得他的描述也真是名家的毛病,但没有发表意见。为了回答他向名家学习的得失,我写这篇小文。
首先,他是一位好学、勤奋、有追求的青年教师,在评价名家的时候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他自认为学习名家的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我觉得他有点冤枉,因为他如此勤奋好学,如果不走弯路或许比现在的教学层次更高,所以愿意把我的浅见和谬论告诉他。
其次,他有点狂妄,但我很喜欢,年轻人张狂一点不是缺点;正因为他有点狂吧,我和他的聊天才得以持续。须知,有时候年轻人凭着这点张狂,可以让职业倦怠来的晚一点。同时我也把他的这点张狂理解为是对我的信任,我也委婉地说过,这样的话是要分场合的。
第三,他整体上还是内敛和谦虚的,这一点比我强多了,我年轻的时候就博得个不谦虚的名声(有一次和老教师“战斗”后,被告到校长那里而得名的,纯粹是知识上的争辩)。这一点,有可能我的谬论中的“真理”部分被吸纳一些,不至于完全白说。同时,我也顺便向青年教师学习谦虚的美德。
可是,在写这篇小文的过程中,写出了两篇博文了(《逃之夭夭》《成长好比上台阶》),此文还是没有思路,看来机缘没到。在捋思路的过程中,突然想起欧阳修的一首诗《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写这首诗的时候,欧阳修正在滁州,就是写《醉翁亭记》的地方。我顿时开悟,找到了谬论发表的突破口。
画眉鸟的鸣唱,最自然的就是山林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当画眉鸟被锁进金笼里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山林里的“自在鸣”,你却要向笼子里的鸟学鸣叫?我这里并不是反对学习名家,便是金笼里的画眉鸟的鸣叫,也比庭院里的麻雀婉转吧。
这里有几层意思要说:
第一层,名师的成长有不可复制和难以模仿的特点。其实也不仅名师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为稳定且独到的东西,关键看你是否能把自己的潜质挖掘出来。许多名师都出身贫贱,强烈的求生欲和求知欲触动他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别人,最终成为名师,而其特质也就成了其标榜风格的招牌,你学得了吗?尤其人生阅历、生存境遇、自身学养、知识背景均不相同,如何学得了?学好了成了某名师第二,也是以丧失自我为代价的。
第二层,你看到的名师已经被包装,不是本来面目。就像你很难看到信史一样,你能够看到的都是经过加工和粉饰的东西(这也是我反对高考文言文只考史传的原因),你看到的名师,是已经新鲜出炉的,同样经过粉饰和包装的,远不是本来面目。那么你学的是浓妆艳抹之后的名师,你看不到他的内里和本真的东西。这真是一个名师辈出的时代,一不小心就成了名师,你学得过来吗?你辨别名师浪费的时间,真还不如自己琢磨自己的“语文那点事儿”,你说呢?再说名师打假的工程你也承担不起来呀。有那闲功夫,没准儿你都成了名师了呢。
我最近不太举这个例子了,不妨一提。有一位名声极大的名师,估计快成大师了吧,据此名师自己说,他可以二百多天在外面开会、布道,而学生可以完全靠自学,而且成绩丝毫不受影响。你信吗?尤其人家做了校长、局长之后,你信吗?不知道助教队伍有多大呢,因为成为大牌之后,为了保住大牌(大牌的效应让大牌团队也获益),为大牌跨刀的、化妆的,多了去了,因为从此这是产业!张悟本现象于此类似,而张悟本现象本身,在语文教学界早有其先例。你信不信?我在十年前和陈金明先生说过,语文杂志一定要慎推典型,因为广大一线善良的教师往往缺乏辨识力,只要你挑起幌子,肯定就有住店的,其实黑店也是有的,假药也是有的;弄不好就搞成为了学习典型,平原也得修梯田,不是瞎折腾吗?
第三层,没准儿你只学到了糟粕。我看到过一位青年教师,学习他师傅,居然连声音都像,那沙哑、那气口,那神态举止,无不毕肖。我曾经在听了他的课之后当众指出了这一点,我说这是他的巨大退步。
我联想到麒派。周信芳先生作为海派著名的老生,在倒嗓之后经过艰辛努力,创出了苍凉悲壮的唱腔特色,完全属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做法。可是很多人学习麒派,自己嗓音条件不错,却要努力让嗓子沙哑。学习程派声腔,为了声腔的酷似,居然唱破了相,青衣要是破了相,还有看头吗?
我还想起《郁离子》中的一段故事:
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那位酒家还真是诚实,还告诉鲁人你的酒是我家的酒糟。
这个比喻也许有点调侃,成了瞩目的名师,就如同装在金笼里的画眉鸟,住的精致,养尊处优,那鸣叫声也不似林间的自在啼。你从金笼里的画眉学习鸣叫,其得之欤,其失之欤?
结论,与其一味盲目学习名师那样外求诸人,不如刻苦磨练深思自省内求诸己。
此篇仍然是我的“野狐禅”,请勿对号入座,滋生烦恼,概不负责;如有雷同,纯属不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说我小人得志,我也认了。
写于2010-06-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