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96679/f53c24bfb5da00d0.jpg)
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视频演讲+写作挑战的第724天。
李小龙说:“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当我们面对人生中需要考验你勇气的重要境遇时,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作出回应?”
我对此深感认同,就像晋杭老师在和我们剖析讲故事的部分说,我们遇到的困难不可贵,困难后我们的应付方式更可贵。
为什么有人把“一手好牌打烂”,又为什么有人把“一手烂牌”打得精彩,区别就在遇到生活发生的事情,做的不同选择,从而造就不同的结果。
有一个数据非常惊人,据说平均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出35,000次选择。我被吓了一跳。
我在想人的念头真的可怕,它就像一个强大的宇宙,每一秒钟我们脑海中蹦出来一个想法,但每一次的选择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自己最近遇到的烦心事,交往了5年的男友,被家人心生厌恶,反感,自己到底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这个选择在35000中,相比于今天中午吃米饭还是吃面的选择来说,可以算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了。而可能每一次的小念头,小想法,选择倾向哪一边,会影响这个大选择。
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状况时,会很想逃避,沉默、关机、拖延……然而这件事不会消失不见,反而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情绪。
我们会觉得自己没办法,“没办法”这也是一个选择,选择拖延,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做出选择,并且为接下来产生的结果负责。
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怎样做出选择呢?
在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那里学来一个概念:边界感。建立边界意识。
真正的成年人一定要强有力的守护住自己的边界,只有建立了边界意识,我们才能够独立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朋友的的妈妈说:“我建议你们分手。”而朋友自己对男朋友是认可的,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踏实可靠,工作认真勤快。收入不多但是逢节日、生日都会送上贴心小礼物、在家也主动做饭、做家务……
朋友妈妈继续说:“我是为你好!”
在心理学上,“我是为你好,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是一种很糟糕的暴力。
总有一些人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实际上做着伤害你的事。
而神奇的事,在对方的认知中,觉得“我这样劝你是真的为你好啊!你怎么不知好歹,不听反而还说我呢?”
蔡康永在《蔡康永的情商课》中说:别人不会故意误导我们,别人没那么闲,别人只是把他们也相信的事不断告诉我们。
而我们需要自己思考: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所以,不管我们跟别人有多亲密,不要让别人对我们的生活随意的指手画脚。
其次,当别人对我们说:我是为你好,或者你应该怎样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想一下,这是不是我们真正想要做的,并且能不能为这个结果负责。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愿我们都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