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读李笑来老师的《与时间成为朋友》,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越是勤奋的人越输不起,越输不起的人越勤奋。
勤奋,我曾在一段愚蠢的岁月中是很鄙视这个词语,因为它在我心中意味着笨拙地前进。那些人那么努力,也没见他们做出什么名堂,而我,我的哲学论是:不用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做那么多繁琐的任务,不也是跟他们一样吗?他们没比我强哪儿去,我也没差到哪里啊。
现实终究给了我们一记记耳光,告诉我们勤奋的意义。
那部分勤奋的人,在当时的我看来略显笨拙,可是越往后的时光,他们的优势就逐渐凸显出来了。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奋的岁月里,他们最终都克服了他们在学习中遇见的各路困难,克服了人性的一大弱点——懒惰,拥有了一种极为可贵的品质——持之以恒。他们以各样的形式,以各异的面貌,走上了属于他们最好的路程。用笑来老师的话,他们就是这样“摸着石头”渐行渐远,最终也过了“河”。
而我,那个做什么事情都求方法,找捷径,就想少点努力的人,终究还是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做出很令人满意的作为。
然而,我终究明白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之间产生差距的因素是一个人勤奋与否。勤,确能补拙。既然明白了,痛定思痛,我便开始刻意培养我勤奋的品质,以求以后我不再在这方面吃亏。
有句话我很喜欢: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难,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难。
同时,学会做计划,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规律且充实。
做完详细的安排后会发现每天居然有这么多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完成计划后的成就感则会比忙乱地度过一天后让人充实幸福得多。
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计划,不必细致到分分秒秒,这样会让人疲于应付,失去本来的感动。不够完美才是最大的完美。
给自己留够灵活变动的余地,那样我们在百忙之中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去苛刻的纠结于计划的完成度。
用一句话来说,计划完成的幸福感不在于你按部就班的走过过程,而是真实的完成了计划中的任务后的满足感。
要做计划但不要被计划裹挟,同时我们要拥有高度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