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点起拖延最久的坑,就想到学日语这件事——中学时想学日语,进度至今停留在标准日语初级上册,如果说坑也可以排个序,那么这就是时间跨度最长的虎头蛇尾。
回顾一下心路历程,我发现其实我并没有真正想明白学日语是为了什么,也没有为自己设定下一步需要努力的具体目标,而“有兴趣”,“想比别人多会一点东西”的模糊愿望,和对流利日语党的“羡慕”,是不足以支撑自己坚持的。
将自己曾经犹豫和拖延时的心路活动逐一写下,梳理后发现,大部分的纠结,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我的金钱时间精力上的投入,能否获得期待中的回报”。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在用一种很实用的眼光,来对待我认为是“爱好”的事物——可爱好是什么,爱好就是没有眼下的好处和利益也会去做的事情啊,爱好就是要反过来用业余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来养的啊。如果我学一样东西仅仅是为了得到实际的利益,自然是要评估回报和现有资源、排优先级的,但如果只是因为喜欢,挤时间去做就好了啊。如果一直没有付出行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哪怕总是惦记着它,也对自己并没有帮助啊。
当然这也是近几年才慢慢意识到的,要深挖可能还会涉及到价值观——就是我内心会隐隐觉得,“我的爱好,并不是【值得】付出时间的【正事】”。
什么是正事?学生时代,看教科书和一切考纲范围内的内容是“正事”,读“闲书”不是,其他的统统不是;工作后,工作是“正事”,阅读和学习是“正事”,健身锻炼是“正事”,和朋友相处……大部分的闲聊不是,各类娱乐不是。
如果不能被赋予意义和回报,那么这件事的优先级就是可以被无限期排后甚至被牺牲的。哪怕想做,哪怕喜欢,但那都不是“正事”。可以理直气壮允许自己打羽毛球是因为“可以锻炼身体”,当意识到“哦原来跳舞可以提升气质”之后,也终于能允许自己把它当成一项可培养的爱好而非斥之不务正业了…对写字、读“无用之书”的态度也大致如此。
天啊,一看就是无法安心享受生活乐趣的人。难怪我这么乏味。
贯穿了我整个童年和青春期的问句是,“读这本书/做这件事有什么用?”翻译一下就是——“是否能直接或间接获得物质上的回报?有多快?”
这种实用主义和生存焦虑多多少少传递给了我,让我在面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时抱有愧疚感和罪恶感,还沾上了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是很久之后才明白,沉心专注钻研本身能带给人的滋养和助益,并不在肉眼可见的地方。
当然,残酷的事实可能是,其实我没有学好,也不见得知道怎么玩……毕竟我记忆里和“玩”联系在一起的画面,是一边留意着家人回来的声音一边偷偷看电视/看书,是带着焦虑、愧疚和反抗的快感在考试前夜反复刷扫雷。
焦虑,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短平快即时反馈的渴求,不仅养不出深度学习者,也养不出高玩。
而即便如此,可能对我来说,“爱好”可能依然意味着一种「生活在他处」的美好希望,我想通过它们,来为我的生活增添一些变化和转机,想通过惦记着它们,证明自己未来还能够有一点能够做自己的余地和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