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查理芒格曾说过一句发人省醒的话:“最好我能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这样我就永远都不会去那里。”。
我最初是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读到“反过来思考”这个概念。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对我未来的投资思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我做一项决策时,我首先想的不是应该去做什么,而是不该做什么。避免了大多数人经常犯的错误,那么成功的概率自然就大了很多。
例如我刚成为“职业股民”时,首先想的是那些糟糕的全职炒股者每天在做些什么,避免犯和他们一样的错误才不会重蹈覆辙。于是,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每天盯盘,远离市场波动。取而代之的是阅读、思考和写作。
在研究一家公司基本面的时候,我也会更关注其可能出现的负面要素,而不是一味沉浸在管理层的“自卖自夸”中。只当主要的风险点都逐一审视过后,才会对比其当前价格在极端情况下是否划算。
一直以来,我只在投资领域反复运用这芒格“反过来思考”的智慧。直到最近,我忽然发现在生活中也充满了反向思考的乐趣。尤其是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在反向思考后竟变得异常清晰。
02
由于在家工作的原因,女儿经常会要我陪她一会。但我往往把这个“差事”丢给别人或让她自己玩,理由无非是工作多,没时间。
这其中的逻辑无非是:我的时间宝贵,将其花在工作上能产生的效益远大于陪伴孩子。但是,如果反过来想想,就会看出其荒谬之处:既然我的时间珍贵,那为何不将这如此珍贵的东西分享给对自己最重要的人呢?
以往我经常会因为这些家庭琐事影响工作而焦躁,但想明白这一点后,我才发觉自己原先的逻辑真是可笑:这根本是本末倒置啊!
03
现在许多年轻人为了在一线城市买房,全家砸锅卖铁凑首付。然而,一线城市的房屋租售比却跌至数年来的最低点。例如上海市中心一套上千万的房子,月租金可能只有一万出头。对于房主来说,如果房屋不升值,那么每年收这点租金真是一笔不划算的投资。
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想,不用太高的花费,就能享受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的生活。对于房主来说吃亏的事,对于租客来说不就等于赚便宜了么?
如果你还在为一些事纠结,不妨像这样反向思考,或许也会有新的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