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常见问题解答
央视10年打造纪录片,敲了啥警钟?

央视10年打造纪录片,敲了啥警钟?

作者: 春江好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10:22 被阅读6次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伤害?央视10年打造的纪录片《镜子》,给了中国家庭教育当头一棒。

    最近有一部热播的记录片——《镜子》,它被称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上映前就已引起强烈的反响,人大附中特意停课半天,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

    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百感交集,心情特别沉重和悲伤,还有些恐惧和无力。

    沉重和悲伤,是因为这部纪录片的最后,有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只是忠实地记录整个事件,并没有给出一个所谓的出路。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它拍摄出来、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开始反思,这也算是寻找出路的第一步了。

    恐惧和无力,是因为这部影片拍摄的太真实了。毫不客气地讲,它触碰到了当代中国教育最痛的那个痛点。

    这部纪录片不仅有“诚意”,还有“勇气”——

    导演有勇气,他敢于去拍摄这样的主题。

    学校有勇气,它敢于接受全程的跟踪拍摄,他们提倡一个教育理念——凡是孩子的问题一定是家长的问题,这算是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

    家长和孩子们有勇气,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还有内心真实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镜头面前。

    所有的勇气叠加在一起,才有了这部纪录片的诞生。建议所有家长都观看一下这部纪录片,特别是跟孩子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的家长,一定要赶快去看,它相当于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现在能够有所醒悟,是改变这一切最好的机会。

    我还有一丝的庆幸,庆幸自己的工作是针对年龄更小的孩子和家长。在这个阶段,一切都还不至于那么糟糕,一切都还来得及去防患于未然。积重难返,等事情严重到了那个地步,再想改、调整,就变得特别艰难了。

    纪录片里,孩子们都有哪些行为?

    ▷ 打骂父母

    ▷ 自残身体

    ▷ 为跟女朋友住在一起,将父母赶出家

    ▷ 拽着母亲的头发,骂母亲“贱”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极端的情况出现,而且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听过身边有这样的例子。

    我个人总结出三点原因——

    01

    当代中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作为基本国策,这决定了,最近这几十年我们对于物质和财富的追求,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的地步。以前我们的日子穷苦,现在真的算不上穷,但却未必不苦。因为我们在不断追逐物质和财富的过程中,渐渐把自己物化了。我们勤劳,但把“挣钱”太当成事了,所以连自己都变成了一个挣钱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把孩子也物化,就像我们一心想着挣钱,光想着孩子能够变好、再变好、变得越来越好……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他的感受,忽略他是否有压力、他是否开心。

    02

    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加强了对孩子的物化,使孩子变成一台“考试机器”。虽然我们喊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但不得不承认,现在就是应试教育,还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论输赢。

    我们常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什么事儿不用你操心,家务活也不用你干。”

    这就是典型的物化孩子的表达方式,这样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压力,不是他想学习好就能学习好,而且我们压抑、剥夺了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一旦孩子考试成绩不如意,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因为他把自我的价值等同于自己考试分数的高低。

    如果我们这么对孩子说是不是合适呢:“你去踢足球吧,休息一下,锻炼锻炼身体,身体好了才能够学习好。”

    这还是在物化孩子,因为我们让孩子锻炼身体并不是为了孩子这个“人”,而是为了让它变成一个更棒的考试机器。

    03

    道德的约束减少了,因为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了断代,同时又没有把西方的文明真正的学过来。

    自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是大加否定,甚至有过“废掉汉字”的口号。当时提倡白话文运动,直接后果就是,我们越来越读不懂古人留下的书籍。在中国,儒家以孝文化为核心,而且“孝”不是注定会成为“愚孝”,很多“孝”是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生命境界和水平。古人说“父慈子孝”,现在是“父不慈、子不孝”,追着父母打的孩子多了去了。

    现在的孩子们,在物质上并不苦了,但是在精神上的苦,有可能比我们小的时候还要多,同时又没有那么多的道德约束,于是他们变得更敢反抗,也更无所顾忌。

    在这个纪录片里,一个孩子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

    他叫家明,家住武汉,理想是流浪歌手、当背包客,他还特别喜欢画画,这些都遭到了父亲的反对,他觉得这些不靠谱。父亲在家长课堂上对所有的家长说:“你们会同意孩子这么做吗?”

    这时心理咨询师对这个父亲说——

    其实家明会有这样的理想,都是你给的。

    原来家明在家里面受到的约束太多了,骑车受限制、外出受限制、不允许养宠物……初中升高中的假期,父母之前已经明确答应家明“考完试愿意做啥就做啥”,可是等到真的考试完,还是不让他出门。所以这个孩子选的职业,都是对自由有一种极度的渴望。之所以他会对自由极度的渴望,是源于他极度压抑以后的爆发和反抗。

    家明的父亲认识到这一点后,把孩子接回家,给孩子买了一条狗、先允许孩子在武汉市范围内做一个背包客,甚至抽时间陪孩子一起去看电影,他很努力地尝试融入到孩子的生活、试着去理解孩子的人生。

    可是好景不长,家明很快对养宠物就不感兴趣了,还是想玩游戏就玩游戏,似乎一切都没变。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家明的父亲对记者说,他觉得现在人生都没有乐趣了,眼看着那个希望的灯变得越来越暗。孩子妈妈说:“如果你做为一家之主,都已经灰心了的话,那这个家就真的完蛋了。”

    坦白的讲,家明挥霍了父亲对他的爱。

    后来家明在父亲的资助下开了一个网店,但两个月就关掉了。他迷上了摄影,在满十八岁以后,终于第一次去了比较远的地方,做了一个背包客。接下来他的人生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一切都是未知。

    家明的父亲真的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他甚至给自己列了一份关于教育理念方面的清单,时刻提醒自己要去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他有所期待,而期待中的一切没有发生,他内心再也感受不到乐趣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了父母的那份积极和努力。就像导演范永东说的那样——

    我们要给这些家长们一个公正的评价。

    的确,很多家长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最后却是收效甚微。对于这样一批家长,我们说的任何道理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去对他们表达一份尊重和理解。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曾经给这部纪录片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但在私下里跟总导演卢钊凯聊天的时候说——

    这部纪录片会有影响力

    但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因为中国家长都不会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

    但是我相信,家长们一定有愿意自我反思的良好心态。有哪些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呢?

    1. 物化

    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错误,以后我们要把孩子当“人”,去感受他的感受,而不是讲那些空的道理、或者让他去做到我们想看到的样子。

    2. 界限感

    一旦我们没有遵守界限感,我们就会去控制、索取、向外求。不要再把我们人生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会为他自己的生命负责,而我们也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活好自己的人生,也是爱孩子的表现。

    3. 问题

    千万不要看表面的问题,而是要找到根源的问题。遇到问题,我们不妨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4. 技巧的价值

    我们追求在家庭教育中的方法和技巧,但它的价值不是为了用来搞定孩子。我们要透过技巧,去反思和觉察,它为什么会有效?学习家庭教育技巧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只可惜很多人只是学习技巧,却没有透过技巧看到更多的价值。

    5. 苦难的价值

    苦难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但是我们可以从苦难中提取价值。当我们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痛苦,特别是这个痛苦在短时间之内都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不妨试着去接受,然后让自己去关注,这份痛苦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创伤是礼物,苦难既辉煌。

    当我们受苦,愿所有的苦难成为拯救一切众生苦难的补偿;当我们慈悲,不再以吸干别人喂饲自己,这是对别人的慈悲,也是对自己的慈悲。

    ——电影《亲爱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央视10年打造纪录片,敲了啥警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lb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