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日,可可小朋友终于开学了,中午终于没有她一直在我耳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了,忽然多出了半个钟头午睡的时间,这久违的幸福,让我兴奋得无法入睡,又浪费了宝贵的午休时间。
在1.8米的大床上一个人翻来覆去的时候,脑海里也无序涌现了很多零乱的片段,有最近在看的书,有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有近来在养育可可小朋友过程中的困惑。
我总是试图复盘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挫折或经验,从而让可可少走一些弯路。
可是近来我却在“幸福双翼”及阅读《自驱型成长》一书中有很多不同的感触。
“幸福双翼”强调了亲情第一,认为只有建立了亲情链接,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构成牢固的生命铁三角。性格、知识这些都是其次,且在充分的亲情链接的基础上,性格、知识的塑造则会变得更加容易。
《自驱型成长》一书中提及“如果你为孩子做了95%,那么她连剩下的5%都不会去做。”书中提到敦促孩子学习的例子,不断督促孩子学习只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这就好比孩子不吃饭,硬要把饭塞进孩子嘴里,还要拽着他的上下颚让他咀嚼。
这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这个暑假之前,可可每天都会主动在APP上面学英语,然后练习画画,自从她爷爷奶奶不断敦促她之后,她的学习兴趣急速下降。
这几日,我收到学习报告,每日学习5分钟。她也跟我提过,不喜欢爷爷奶奶一直催促她,搞得她心情都不好了。可是我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我有时候也会在下班回到家之后,因为她没有完成当日的APP学习而批评她。
今日恰好看到新闻,说开学前很多学生通宵赶作业,这一代的父母纷纷跳出来感慨,现在的学生赶作业是全家出动,当年是一个人独自挑灯夜战。
我也想起了我的少年时代,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总是一放假就把作业早早作业,接下来整个暑假就可以玩得爽歪歪。但没过两年,我就变成了那个开学前两天疯狂补作业的人。
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很好,所以老师还拿着我作业本子跟别的同学说要向我学学习,大概他也没有想到,我的作业也是前一天晚上匆忙赶出来的,除了第一页字迹尚可,后面的都十分潦草。
虽然回想起来,我一直不够刻苦努力,但也没走偏,一直成绩算是优秀,是老师眼里的乖学生,除了上课不听课。
而那个时候,我亲爱的爸爸妈妈确实没有对我的生活过多指手画脚,以前是想着他们开店忙,现在想来,又何尝不是因为他们的放手,才有我一直认为只有自己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是的,我没有成功的经验,因为人到中年,我没有世俗眼中的成功,亦还未实现财富自由,可是每每面对生活打击,我却能够感觉到自己内心的强大。
挫折并不可怕,最多睡一觉,我又是精神满满去面对它。
既然这样,为何我还是忍不住对可可指手画脚呢?我总希望可以让她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下成长,希望她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却因此对她过多干预,所以或许,我应该学会放手和接纳。
夜已深,带着思考入梦。世界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