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才能赋予孩子勇气呢?
实体书家长要学会把孩子的缺点当作优点来看待。
比如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活跃又跳跃。家长可以这样想啊,我的孩子属于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好啊,他做不了专注型人才,可以做连接型人才,因为他有很多联想。
还比如,孩子不爱说话,但他沉稳,不多言,喜欢倾听别人说话,善于思考。
家长能够从孩子的缺点当中看到他的优势,有助于赋予孩子生活的勇气。
家长还要学会做孩子的伙伴,而不是敌人。要让孩子感到,在家里做事和父母有合作关系成分,他对他人有贡献。孩子所做的各种事,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对父母都是有贡献的。这样,孩子自然会觉得,我们都是伙伴关系。
比如说,妈妈让孩子给拿一个拖把,妈妈说:“你去给我拿个拖把来。”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我不去。”他没有觉得你把他当伙伴。
妈妈如果说:“我需要一个拖把,谁愿意帮我?”可能孩子立刻能够感受到妈妈需要帮忙的感觉,他会很愉快地去拿。
家长可以经常性地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和挑战,让他在家里边做一些事,为自己的家和家人做一些贡献。
欣赏孩子,把缺点当优点去看待,鼓励孩子做事情,做贡献,和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家庭,孩子跟父母之间是敌对关系。只要父亲不在家,孩子就很开心,父亲如果在,孩子就很痛苦或难受。
和孩子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让孩子愿意呆在家里,喜欢家里的环境,并且知道学习从来不是为了别人。
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为了学习不好而道歉。
岸见一郎说,很多奥运会选手参加奥运会,没有得到冠军。回来后在电视上忏悔道歉:“非常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得到奥运会冠军,让大家失望了。”没有得到冠军,下次再去不就好了嘛,干嘛要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
得奥运会冠军是一件美好的事,不能因为没有得到,就不断地内疚道歉。
同样,学习也这样,我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向全家忏悔。忏悔没有用,它无助于你以后考试取得好成绩。
你只需要分析没有考好的原因,并告诉自己:“下一次就好了。”这次没做到,下次就好了。
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等待孩子的下一次。
作为孩子,下一次时,知道这是自己的下一次,不需要为辜负别人而难过,辜负是道德绑架,辜负是转换了责任。
学习这件事对孩子来讲,考不好,如果用内疚感来绑架他,如果我们希望他肩负全家的责任,全家的眼光,全村的希望,那么,岸见一郎明确地告诉各位家长:这种感觉都是错误的,孩子根本没有感受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岸见一郎不断地强调,学习的人没有特权。他要不断地学会帮助别人,要去奉献这个社会。然后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不要为了学不好,向全家道歉,辜负等等。
有的家长遇到孩子不听话,开始焦虑,家庭气氛紧张。找寻他人诉说,或者找心理医生咨询,他们特别想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太不容易了,遇到这种孩子,你太辛苦了。”
这样家长心里舒服些,但是,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建设吗?
岸见一郎说,家长过多的抱怨、痛苦和焦虑,唯一的原因是他们自己做错了。喜欢大包大揽都揽,而且根本无视孩子其他的优点。满脑子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这是典型的自怨自艾、博同情,。
家长不要去博同情。我们自己过得很痛苦,唯一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家长自己不愿意学习,还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成长,成为一个越来越好的人。
家长不信任孩子,也不爱孩子,不尊重孩子。最后还说自己特倒霉。
岸见一郎说,如果家长愿意过得很轻松(应该每位家长都愿意),你就把不管教的勇气学会,你需要做的事,就是爱他、尊重他、感谢他、等待他。
你说轻松不轻松?
家长一定把大把的时间过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那个越来越好的自己。这样,给孩子树立一个身边好榜样,做一位没有放弃自己人生的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