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
建议您听下面的音乐看文章,会更有感觉!
我写下我的故事,希望对一些人能有一些启发。启发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的传递,如果你因为看到我的文字,转而奋发图强,完成了在英语方面的突破,请你告诉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到你。
我大学读得是工业自动化专业,本身也不是本科,而是大专。但是我特别喜欢英文。这种喜欢本身并没有导致我的英文比其它人好很多。因为是专科,所以要从大学英语3级考起。我的英语3级成绩不错,100分的满分,我考了有80多分。但是后来继续考英语4级的道路就没那么轻松了。一则是因为大学时期已经不开英语课了,所以就没怎么投入去学英语。另外寝室里的小伙伴都每天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我当然不能幸免,也整天沉迷在网络游戏之中。所以英语几乎废掉。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没有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所以,大二下学期,第一次报名了四级考级,结果就铩羽而归,而且分数似乎只有40多分,离60分的及格线差得太远。但回来后,仍不觉得英语有多久重要,仍然是继续玩游戏,每天在虚拟的世界里打打杀杀,然后乐此不彼。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哥哥过来,喊我们一起去网吧里玩游戏,我居然连游戏中出现的loading这个单词都不认识,还被朋友的哥哥羞辱了一顿,说是连这个词都不认识。但是即使这样,我也没有立即一夜之间发奋图强,努力学好英语的行动。
但是好在我这个人还有一股子死磕到底和决不放弃的精神,一边玩游戏的同时,一边买来李阳疯狂英语的书。一边背,一边继续玩游戏,大三上学期,四级去试了一下,仍然没有过。直到大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机会了,最后一段时间,放弃了每天玩游戏,转而去泡图书馆,最终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当时还有一个画面记忆犹新,我的一位同样四级连考三次的同学跟我开玩笑说,“我们四级都战了三次,六级要考多少次才能过啊?”当时根本就没想过能过六级,因为觉得四级能过都是不得了的事了。我们全班40多人,大三毕业时过了四级的才4个人。可见比例之低。一则是因为没人关心四级成绩,因为专科毕业,有三级毕业证书即可。不会有那种四级不过就拿不到毕业证的压力,所以考四级的动力都不足,更别谈去玩命考过。我读书那会,真有人拿不到四级证书跳楼的,那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四级成绩与大学学位证书挂钩的。只是后来才有了四级的改革,说是毕业证书与四级不挂钩。
因此,当时我过了大学英语四级,我内心还是挺骄傲的。
对了,忘记说了,我当时读得专科学校叫湖南计算机高考专科学校,后来合并进了湖南大学。我想说得是,很多湖南大学的统招学生,可能考个四级跟玩一样。考六级也轻轻松松。但是,我的四级真真是考了三级才通过的。一路走来,感觉能过四级,我已经英语很棒了。但是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英语,跟实际应用差得太远,太远。
毕业以后,我没有选择专升本,而是出来工作。回到家里,进了一个国企。有一天,一位女领导问我,说我过了四级,英语应该不错吧,问我英语口语怎么样?我直接说我英语阅读能力挺好,但是口语不太行。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原来那位女领导是想找到能去陪大领导接见外宾的大学生。一看我不行,就换人了。我因此失去了一次机会。后来我就暗暗发誓要努力学好英语。我记得,当时我作为一个生产双氧水的操作工人,是要上夜班的。有时候凌里12点半往厂里走,去上凌晨1点的夜班,路上只有零星几个人,我一边走,一边唱hero这首歌。Thereis a hero, if you search into your soul, and you soul knows that you are alone…一边唱一边感觉那种活得很憋屈,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居然要来上夜班,各种委屈。但是在一个小地方,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无非就是上完班,然后回家继续打游戏。打完游戏,继续上班。后来工作了半年,我提出辞职。离开了小地方,去了北京。
到了北京,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所会的那些东西,真的少得可怜。
上次说到我去了北京。那个时候,我天真的认为自己很牛逼。就跑到一些公司里去应聘。然后有一家公司还挺不错,做的是工业自动化,而且有外资背景,简单来说。就是又需要英语,又需要我的专业。然后公司看到了我的简历,给了我一次面试机会。当时我去面试的时候,最终是没有通过,但是我收获了一个新的单词,叫scarcely. 当时不知道,我觉得我的英语还不错,然后面试官也就想试试我,让我翻译一段工程方面的英文,我当时看完之后,顿时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就知道,原来自己的差距有这么大。不过我出了考场,就马上去查了scarcely这个词,原来是和hardly一个意思,表示“几乎不”。这个单词是我那场面试的一个收获。另外一个收获则是,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只是自己认为自己的英语很牛逼,但在用人单位的眼中我当时对我英文能力的认知很傻逼。
那个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就直接报了个托福班,学听力,然后在北京工作不久后,也辞了职,全力以赴去学英语,学到什么程度,就是学到晚上凌晨3点,第2天起来继续学。还去新东方报了一个托福班。另外就是报一场托福考试,准备去考一场托福。这样弄完,自己就没什么钱了。虽然自以为很努力,但是还是不够努力。因为最后成绩下来,我的托福只考到了580分左右,离那些大牛动不动就650分还是差的太远。不过我现在还记得,当时一些很牛的老师讲课的样子。比如戴云老师讲语法课时总结的三大规律,“黄一黄一永放光芒!”只有当时考过托福的人才会明白,戴云老师这些语法点讲解的有多牛。当然,当时的占三分之一语法题现在都换了新的形式。
当时,我还去听过古典老师的课,在能坐几百人的大教室里,听古典老师讲词汇。还记得上课老师讲过一个真实案例,就是有企业说古典老师能够一天内让员工记得很多词(比如5000),然后请古典老师去讲座。古典老师就说,这是不可能的。然后我还记得当时晚上读古古和典典关于词汇的对话,读得叹为观止,上完这些课我才明白,原来英语不光是学校里老师那样的教法,原来英语可以教得这么有趣。然后我就生了自己也去当英语老师的想法。
所以,后来我才会拼命努力地去学英语。但是我的托福成绩并不理想,才只有580分左右。我当年去北京新东方应聘的时候,面试我的人说我根本没有任何希望。不过那也没有动摇我努力提升英语水平的决心。反而使我更加拼命努力去打磨自己的英语水平。可能是天生不服输,所以,我努力去考各种英语考试,比如我当时想在北京报考英语六级,并且天真的认为过了英语六级就很牛了。但是当时在北京报考英语六级居然要暂住证,等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再去办暂住证已经来不急了。所以我就没有报名成功。你能想到一个求知若渴的人看到别人报名成功六级都是一种羡慕的画面吗?当时的我就是羡慕那些能报六级的人,至少,他们有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了。
第一年在北京考完托福,收到成绩已经是第二天开春了。然后那个时候想到去上海了。因为上海有一位同学已经在那边了,所以想得如果去上海跟同学一起。后来我找到了一家公司继续做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不断地去上海新东方报班学英语,不断地去上海新东方听各种免费的讲座,只要有时间,就去拼命的学习。我觉得那种学习的激情比我在大专学英语的激情要高涨得多,甚至超过我高考时的学习热情。我那个时候的工作需要我全国到处出差,但是我无论去到哪个城市,手里一定会带一本英文书。当同们忙完一天的活去休息的时候,我会拿出英文书出来读。正是这样不断地学,不断地背,最后我才有机会去了上海新东方教英语。
话说在去上海新东方之前,我去英语培训机构之路要多不容易就有多不容易。因为我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英文证书。我和一位一起合租的小伙伴一同申请当时一个教育机构的英语职业(名字就不说了。)当时小伙伴有专八的证书。那家机构的HR很热情的打了他无数个电话让他过去面试。我找小伙伴要来HR的电话,很热情的打电话过去,希望对方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对方却丝毫对我提不起任何兴趣。如果你曾经有过一种拼尽全力想得到某样东西,最后却丝毫没有任何机会这样的感觉,你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最终我根本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我当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时候,如果你没有某些积累,你甚至连跑龙套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我开始了拼命的自我证明之路。我努力地去考上海市高级口译证书。前后加起来一共考了6次才过。每次210元的报名费。我每一次报名,都发誓一定全力以赴,结果都是铩羽而归。最终我第6次终于以182分飘过的时候,真的非常开心,比后来通过专八考试还开心。你要知道,当初那个过了专八的小伙伴,他和我一起去考了第一次上海市高级口译,考到了170多分,没有过就没有再考第二次了。因为对他来说,这个证书可能意义真的没有那么大。而我第一次才70多分的成绩,瞬间把我打入了谷底。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和这个小伙伴一起去了一家肯德鸡。墙上上写着这么几个词:it’sfinger licking good.那个licking我当时就不知道什么意思,问那个过了专八的小伙伴,他云淡风轻地说出了是“添”的意思。我明白了,原来我跟他是有差距的。后来他没有再考过高级口译,而我一边考了六次,终于考过。不过这后来也使我养成了一个不轻易放弃的习惯。是的,就是什么东西,我认准了,我就不会轻易去放弃。
就在我在上海新东方教书的时候,我父亲的身体不太好了。这个时候,我决定回家去照顾我的父亲。回家之后,我一边在医院里陪我父亲,一边在岳阳的培训学校里继续教英文。
那个时候,我突然间希望自己也能够去读英语的研究生,就萌生了考研的梦想。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有梦想的人,有梦想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在现实的种种压力下学会了妥协。我不想妥协,因为去读研究生那个时候就是我唯一的梦想。
因为我前面是专科,所以我就去网上查哪些学校我可以报名。并且英文专业还不错的学校。我看了一下,武汉大学需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一时间我也来不及去发表文章了。
武汉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之类的都要求有发表文章的要求,我都达不到。我甚至还打电话去华中农业大学问他们是否有英文系的研究生,得知答案是没有。
后来看到有两所学校可以一试,一所是湖北大学,另一所是湖北工业学院。我就去网上找到两所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试卷来做。我感觉湖北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试卷明显要多湖北工业大学难。这也很正常,因为湖北大学的英文专业明显要多湖北工业大学的要好。
我也是进了湖北大学的研究生院才明白,原来湖北大学的本科英文系是非常难进的。高考英语有个学生英语高考考了128分,报得英文系都没让她进去,最后转了其它专业。因为当年英语系要130分以上才能进。你知道湖北大学英文系很牛了吧。
虽然看似遥不可及,但是我还是愿意全力以赴为之一试。
我要感谢当年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因为当时我一是专科毕业,二是工业自动化的背景,三是在湖南计专读得大专。这三样东西导致我的考研是跨专业,跨学历,跨省,跨学校。基本上我在网上找不到像我这样类似的人成功考研的案例,因为太稀少了。不过我心里一直是以二个人为傍样的,一个叫俞敏洪,考了三次上的北大;另一个叫马云,考了三次考上杭州师范。
命中注定,有理想和死磕精神的人,一定是会有一次好运降临的。这种好运,其实就是一次破局!人一定要有一次破局!
我当时看到湖北大学研究生院的招生简章,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如果是专升本考研,在专科毕业,需要二选一,要么是学了想要考专业的五门课程,并且这五门课程要有通过的证明。就是60分过线的成绩单。要么你就是过了英语4级,那么你可以考湖北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的英语生。我当年考了3次才过的4级这时候居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想,湖北大学设置这条考研的规定,肯定是希望帮助那些过了四级的专科生方便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一个过了四级的小子居然敢直接考它的英语研究生。没有多想,我就报了,然后第一次考出的分数,让我吃了一惊,因为第一次并没有想到要过,只是单纯的想试一下。没想到我在日语只有26分的情况下,居然考到了323分。湖北大学英语系要求350分即有面试的机会,再一看,原来我二门英语都不错,每门平均都有110分。关键是日语。如果日语能上来,明年考上研究生应该不成问题。这样一来,我就真正开始下决心去考英语系的研究生了。
第二年的时候,我一边去私立培训学校教英语,一边在医院照顾我父亲,一边找了个地方学日语。但是岳阳这个小地方,是没有日语培训班可以报的,我四处打听,得知湖南理工大学的英语系学生有开日语课。我便跑到湖南理工大学,认识了一些朋友,然后就跟着他们去趁日语课听。我一共去了大概十多回吧,听了很多的日语课。我记得有两个日语老师,我都听了。
期间我经常是晚上医院住院部照顾我父亲,然后白天去到湖南理工听日语课,然后周末去培训学校教英语。当时经济压力有点大了。我记得我母亲跟我说了一句话,你从上海跑回来做什么?我当时的想法是,我觉得我能陪父亲的日子不多了,所以,我决定回来陪他走完最后一段时光的。虽然当时经济压力很大,我也没有退却,反而是努力去拼。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当年的日语卷子出得非常难。我因为发挥失常,导致最终只考到了347分。结果很残酷,就是连复试的机会都没有。
人生最可怕的事,就是你拼命努力,但却依然看不到前程,因此你开始怀疑人生! 就仿佛你拼命游向对岸,却被大雾挡住了视线。你开始怀疑是否仍要继续拼命游下去!
倔强的我,选择继续拼命游下去!
虽然考研失败,但是在母亲的经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有好转的倾向。我就想去武汉工作。这样可以多赚一些钱,以支撑我的梦想。
我去了武汉,跑到湖北大学去认识那里已经考上的师哥师姐以寻求经验。我甚至尝试去湖北大学旁听,还尝试认识当时的外国语学院的院长。但是外国语学院的院长显然是不太欢迎非本校的学生的。没有办法继续去听课,但是我依然不想放弃。
一边白天努力上课,一边照顾我时不时住院的奶奶,一边报夜校学日语。
别人来夜校学习日语可能就是出于单纯的喜欢,或者是为了看懂动漫,而我就是为了能考上研。所以我就带着历年的考卷去问老师,每道题怎么解。每次下课都去问,最后把所有的题都问了一遍。最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2次考研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压力太大了。有过高考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次考试的时候,那种无形的压力会让你感到无法呼吸。所以,当第2次成绩下来的时候,我感觉到非常痛苦,但也无法弥补。因为还有梦想,所以一定要拼尽全力做最后一次尝试。
即使这样,上天似乎也不会轻易让我通过。前2次考研,我都是在岳阳考的。第3次考研,我在武汉报的名,直接在湖北大学考的。这一次考研,其过程比我想像的要曲折。考第一门政治的时候,我居然因为太紧张,把3道10分的政治大题答错了地方。(把35题答到了37题,36题答到38题,37题要答时发现没地方写了)这个时候,我都快崩溃了。我举手问考官,是否可以给我一张新的答题纸?考官找了一下,说没有多的答题纸了。然后跟主考官说了我的情况,主考官说让我写到其它的地方去。我问会不会影响成绩。主考官说他也不知道。我没办法,硬着头皮写完了答案。还用横跨2页的长箭头指出35,36,37题对应的位置。
到了下午,我依然努力答完了日语题。我都努力了这么久了,不应该放弃。虽然考场里有好几个空位置,显示着它的主人已经放弃着这次考研。
在从湖北大学回住处的公交车上,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留下来了。后来我看刘德华去《开课了》上做演讲,刘德华当年没有成就的时候,被女朋友分手后,也是坐在香港的公交上止不住流下眼泪。看他节目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向他学习一点,至少,当有人转过头来看他的时候,他会擦干眼泪,保留最后的尊严。我只是站在车上,任眼泪肆意留下。泪水中饱含着对梦想的执作和对自己失误的懊悔。
回到住处,我查了一下,原来网上跟我一样写错大题的人也有。但是我没能找到结论,究竟这样写错了大题方向会不会被完全6扣分我不得而知,如果3道题1分都不给我,那我只做了70分的政治题。在这种情况下,政治想要过55分的去年的线就几乎不太可能了。想一想这一年来花在考研上的买书,报政治班,日语夜班以及各种付出,各种委屈就随着眼泪一起夺眶而出。因为没有结论,所以,我决定,第二天无论如何,继续把2门英语考完。
我的原则是,一件事,既然认定了,即使输了,也要把它做到底。
幸亏这个原则,我在关键的时候没有放弃。
前两天看到笑来老师的一个分享。他分享到他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在关键的时候不放弃的精神帮了他很多。我想,正是因为我没有在关键的时候放弃,所以后来我赢了。
第二天考英语之前,我心理也是非常忐忑的。因为不知道政治那一科是否会断送我的考研前程。但是我依然尽我全大的努力去完成了第二天的二门英语。考完之后,等待的日子是一种巨大的煎熬。因为我不知道结果会如何,我只知道我政治有3个大题写错了地方。这一年的春节也是过得非常不爽的。父亲的身体依然很虚弱,我对自己考研的坚持也是前途未卜。过年的时候,以往和母亲有很多话说的我几乎不想和母亲说什么。外加年纪大了,一直也没有谈恋爱。所以整个压力太下,几乎是崩溃的。过年有一天,有一天我和母亲是坐在火炉边,我的眼泪是不由自主的下来的,母亲也哭了。两个人都在抱头痛哭。这个年过得,一切都忘了,惟有这一幕,至今记忆犹新。
有些事,不用去说**;有些苦,不用去诉。因为,没有你的经历和你的梦想,在那一时刻别人永远无法真正懂你! **
感谢母亲容忍我一直以梦想来完成考研这件事。因为无论怎么说,在26岁时燃起的那个梦想,使我在29岁的时候,能够实现这个梦想。做到青春无悔就够了。我一直相信古大的一句话。
如果某个人在某一个领域里曾经倾尽全力,那么他的这样一种全力以赴的精神一定是可以迁移的。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连考三次高考的俞敏洪和马云能成为今天的俞敏洪和马云的原因之一吧。如果青春的时候,都无法拼尽全力完成自己的一个梦想,那么等老了的时候,还有什么值得跟儿孙提及的骄傲的事呢?
到了来年的3月份,我拿到了成绩。我至今仍然记得我拿到成绩那一刻的兴奋。368分,过了350分的国家线,有资格去复试了。
但是对一个非英语专业专科过来的人,湖北大学的那些教授会给我一次机会吗?要知道,湖北大学英语系研究生院每年都有笔试过但是复试被刷下来的人啊!
前途依然未卜。
当你的刚需够强的时候,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上次提到我终于考完了笔试,并且拿到了368分的成绩,但是还有复试这一环要过,我其实当时心里是没底的。
原因有三。第一,我的背景是专科+非英语专业+跨省+跨学校+跨学历。总之这些看起来都不是优势。第二,我的笔试分数的优势并不明显,上面还有400多分的,而且分数比我高得人还大有人在。第三,以前没有非英语专业专科考上湖北大学英语系研究生的先例,并且英语是湖北大学的热门专业,问以前考上的师哥师姐得知每年都有人复试被刷下来。
所以我得做好充分准备。我一直都有去华中师范大学的英语角练口语,所以,我把我去华中师范大练口语的事情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一共大概有7篇吧,全部写出来之后我打印了6份,带到了复试的地方。
我从以前的考上的学长那打听到以前的复试是要自己去读一断英文,然后现场翻译一段英语,另外导师会用英文对你提问。整个过程大概5到10分钟。这5到10分钟就决定了你能否考上的命运。同样,我考上的那年,一样有人笔试过了面试被刷掉,同时有人从三年制的公费生被刷成了二年制的自费生。
当时我们在复试前都被要求填一张是否同意调剂到二年制自费研究生的协议书。外国语学院的刘教授在我们填之前告诉我们,往年有学生认为填了同意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被调到二年制,因为不填, 结果最后被刷了哭着跑来哀求同意读二年制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不能更改的,所以最后被刷到没书读。
听了刘教授的话,我二话没说,看见协议书就写了自己的名字。不论怎么样,我要读一个研。有机会读就行了,不管它是二年还是三年的。
等待的时间是一个煎熬。真正进去之后,我把我打印的五六分份自己去华师英语解的文章交给了几份面试导师。导师们看了我的简历,都问我以前是做什么的?我说我在教英语,教了有3年了。然后有导师用英文问我教哪个阶段的?我说我中学英语,四级,新概念和雅思阅读都有教过。然后有导师问我为什么想读研。我就说读研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希望能有机会来圆这个梦想。整个过程都是用英文完成的。当时我很紧张。
当一个机会是你等了三年才等到且非常害怕失去的时候,你要多紧张就会有多紧张了!
最后导师们问题问完了,我走出了考场。
再然后就是等结果了。结果出来的时间并不太长。研究生院的辅导员打电话问我,说我被三年制的公费研究生录取了,考虑到我年经也不小了,问我是否会去读。我想都没有想,就说我会去。
不过后来我的导师跟我说了,当时几个导师其实对于是否录取我是有争议的。这些导师都是一路学英语过来的,对于一个像我这样非英语专业出身,几乎通过自学和新东方不断报班学习把英语练出来的人,有些是信任的,有些是不太信任的。但是几位导师最终讨论的结果是给这个对英语如此痴迷的小子一个机会。感谢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不拘一格招人才的胸怀。感谢几位支持给我一个读研梦想的导师,最终我被录取了。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当这一个名校普遍看重第一学历的环境下,我居然奇迹般的成了第一个在非英专专科且仅过大学四级的情况下考上了湖北大学英语系的研究生。再次感谢湖北大学的那些导师们。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回报你们的知遇之恩!嗯,我打算2017年把Principles这本书翻译完,然后想办法邮一本回去,献给母校。当然,如果能出版然后再献给母校就更好了。
其实从大学4级3次才过到考上英语研究生,我觉得最感谢的不是那些我遇到的挫折,我最感谢的应该是我自己,我没有被那些挫折所吓倒,没有在关键的时刻放弃。
是的,你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放弃,但是你只需要一个理由就能把这件事情做成,那就是,我想要!
如果不是当初我很执著地把新概念三册从第1课背后第54课,每篇文章至少背上20遍,然后去默一遍。背后因为”the”的咬舌音发得太多而导致舌头下面咬出血泡,然后咬破了继续背。如果不是当初我疯狂的报新东方的英语班听课。如果不是当初我为了一个考研梦在白天上课已经很累的情况下在晚上持续去听日语课。如果不是那个读研的梦想像种子一样在我内心燃烧着不曾熄灭,我想我是不会实现这个梦想的。
还是要相信马云的那句话: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而且,我发现,在这个一切变化都太快的世界里,有时候,对梦想的执作反而可能让我们能更聚焦于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做那些别人想要我们做的事情。
因此,如果真要像王阳明所说的,先立志,再做事。那么,我至少已经做到了完成我的一个梦想,接下来,我所要做得事,就是完成我的教育梦,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改变命运。做一个优秀的life coach会是我的下一个梦想。希望我的考研故事,能够帮助到你。也希望,我译的Principles,能够帮助你改变你的命运!
希望一切会更好!希望此文对你有帮助!一起加油!
2017.6.19修改于
长沙聚贤斋
田康
iso打赏请扫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