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和蝉的德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11:55 被阅读0次

读古诗,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有“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的短句。忽然生出一种满足感,家在北方边陲,是没有蝉的,夏天秋天,耳边都清静。暑假去过几次南边,蝉鸣声如雷鼓,一刻不歇地响在脑子里,心也跟着躁起来。南方人惯于此声,充耳不闻,可能一时听不到蝉鸣,还会觉得哪里少点什么吧。

蝉是古人诗赋里的常客。

最出名的是三首唐诗里的蝉。清人施补华在《岘佣说诗正像曹丕在》有评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虞世南台阁重臣,深得帝心,托物言志,表达高洁清远的志趣。骆宾王被人诬告,身陷囹圄,满腔悲愤,寄托遥深。李商隐被怀才不遇,沉沦下僚,生计艰难,托物述恨。三个人都是借蝉之高洁剖白自己的内心。但是虞世南无负担,只是单纯述怀。骆与李都是在人生的泥淖里挣扎,一面表白自己高洁的品格,另一面表达了高洁不为人知反被诬陷被弃置的愤怒苦闷。不同的境遇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心态。

更早的时候,蝉就被曹植写进赋中。“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古人善于观察发现,很早就知道了蝉的习性。蝉的幼虫生活在泥土之下,到了天气和煦的仲夏,蝉才破土而出,羽化成虫,连绵不绝的蝉鸣声开始了。

蝉在古人眼里,餐风饮露,是清正高洁、有德行的代表。

曹植在《蝉赋》里说:“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晋人陆云说得更详细,他作有《寒蝉赋》:“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

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前有序,“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可见,蝉能以寸身反复出入古人诗赋文章中,不止是其身常得见,其鸣常得闻,主要是因为它身上被寄寓了美好的品德。古人多说蝉,也主要是因为对美好的德行、清白的操守孜孜以求的缘故。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心若安静,蝉噪何碍?我以前觉得蝉噪扰人,归结起来还是自己的心里有噪气。下回去南方,想着蝉之德,或许会听到不一样的蝉鸣。

相关文章

  • 蝉和蝉的德

    读古诗,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有“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的短句。忽然生出一种满足感,家在北方边陲,是没有蝉的,...

  • 蝉蝉蝉

    夏天 蝉蝉蝉 蝉在笑 爷爷的蒲扇与凉茶铺 茶余饭后 也打不到平手的喧闹 夏天 蝉蝉蝉 蝉在在闹 汽水在冒泡 脸埋在...

  • 布鲁德X蝉 高远

    布鲁德X蝉,意思是,需要等待X年才能孵化的蝉。 17年蝉,体长约2.5厘米,红眼,对人畜无害。这种蝉目前(2013...

  • 听蝉颂蝉论蝉悟蝉

    题记:知了知了 知了知了 早晨起床时 还是白嫩的皮肤 怎么一转眼功夫 就变得黝黑黝黑 于是我拼命的喊: 我是白天鹅...

  • 蝉之蝉

    蝉之禅 文/锦心明道 是孤单的虫子 叫蝉 是博闻的学士 叫知了 是天生的歌手 喊你咪咪嘎 数载静默 无声无色 难道...

  • 睡前故事:蝉先生和蝉太太

    蝉太太是个急性子,蝉先生却非常慢热。 夏天早晨,蝉先生临出门时,蝉太太连珠炮般叮嘱:在外小心热、挑颗好树、多喝水、...

  • 蝉,和禅

    四月终究抵挡不住五月的脚步 即将留给我们一个美丽浪漫的背影 将满树的花开全部带走 而把一颗颗青涩寡味的禅意挂上枝头...

  • 飞蛾和蝉

    飞蛾和蝉 振公子 (2018 年 8 月27 日) 一群群黄翼飞蛾 贪婪地吸吮着花髓的甘甜 蹂躏着紫色的花...

  • 蝉和蛹

    《蝉和蛹》 一只蝉在树梢上 一边歌唱 一边报怨 歌声中充滿了忧愁 她报怨太阳...

  • 蝉和蒲扇

    是你把歌唱成热浪 配合着蔫了的楊叶 是海中的漂流瓶 一浪又一浪地席卷 没有心情拾起打开 管它抒写了什么情话 这灼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蝉和蝉的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nq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