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2828/04a03604b663ab58.jpg)
看到日期,开学后即将忙碌生活立即充斥每一根神经。可惜一个人总有多重的身份,享受它们是一件愉悦的事。
出去耍了一圈,遇见不同身份的人聊聊天,没有几个在自由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当然,朋友圈里的干老师除外。本来还想说身边的小儿子除外呢,但他也被我搞的失去了方向,是社会太卷吧?想想我小时候暑假天天被妈妈喊着一起玉米地里薅草,晚上和同村里的孩子一起疯,很快乐。当时也不喜欢干活吧,但是要听话,干完活回来才可以一家人一起享受风扇下的快乐,一起午休到下午很晚,妈妈和奶奶已经出去大树下乘凉聊天了,小孩子也都堆在那里玩耍。也让我回家写作业,写一会又跑出来玩。在外,胡同里的孩子多,回家,家里孩子也两三个,再加上可以和奶奶无话不谈,忙着给妈妈烧锅、压水、往房顶子上运水等等,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寂寞。那时候是吃饱,现在是学好。
一天里接到的几通信息都是和学习相关的,每个家长说的都振振有词,拿他们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我好像马上又将失去自己的立场。老公回来又立即回报战况:谁谁家的孩子现在还在特长班练字。我发表个人的观点:在这个时代字体好坏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在高考中可以取得相对好的成绩。如果是兴趣爱好那就不一样了,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性情和成事的能力。小孩子若有所思:“身边很多人在学各种才艺是不是高考时可以加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没有准备把姐姐的画画作为高考工具,不过她通过学习绘画培养了兴趣,修养了身心,这是肯定的。但没有学习画画并没有失去什么,“你平常的大部分休息时间用来动手思考和运动健身,也获取了相应的人生财富“。他开始滔滔不绝的给我讲今天看的课外书,所谓的学习也许终于在晚上公园玩耍回来之后的这一刻发生了。
收听“老魏咖啡馆“关于“交集点“的问题,魏老师举了丑小鸭的例子“丑小鸭本来就是天鹅蛋里出来的,为什么还那么努力呢?“我仔细听他的阅读讲解,试着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为什么原文两次出现同一句话呢?“我们共同思考。
魏老师今天的视频号标题《孩子有两种类型,成功有两个关键》只看题目也是被社会卷进去了,特别符合当下家长们的心声。和女儿分享了其中的一个观点:优秀的孩子和自由的孩子可以角色递进的。优秀的孩子总是满足他人的期待,自由的孩子可以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如果想让孩子成为前者可以通过习惯的反馈(细跟进),建立优秀的自我镜像。今天受此启发,帮助女儿检查习题,让她再次独立完成。
其实还学习了词汇教学的“音、形、义”教学法,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家务这一角色里,所以明天还要再继续。
那就展示一下今天的西瓜黄豆酱成果吧。现在做好一件事的几率大了,得益于阅读,也希望大家多读书,修炼自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2828/bae4077b4b155a7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