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态:道业惑2024-09-08

三态:道业惑2024-09-08

作者: 咿唔琅琅 | 来源:发表于2024-09-07 22:28 被阅读0次

如果我对某个事物一无所知,即使阅读了相关资料,也常常难以理解,因为无法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这让我感到迷茫,无从下手。这是我独特的思维特点。

经过近四十年对自己思维的研究,我发现自己的核心思维特点在于:必须从复杂的事物中找到核心的逻辑关系,才能激发行动的动力。否则,我可能会盲目行动。虽然盲目行动有时也能有所收获,但这只是偶然,无法掌握方法。真正的方法在于理解其背后的基本逻辑。一旦掌握了这一点,我便能随心所欲地采取行动,充满热情地去做。

这使我想起了韩愈的《师说》:好的老师应该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意味着将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不是普通人所能轻易做到的,而是需要老师通过长期探索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正如老子所言:“大道至简”。

好的老师还应授业。业精于勤,荒于嬉。这里的“业”指的是日常生活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它们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人的一生是由习惯组成的,包括饮食起居等各种日常活动。好的老师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贯穿其一生。

好的老师还需解惑。虽然“大道至简”,但现实社会往往显得复杂。正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作为社会性生物,我们无法摆脱社会的影响。许多人因此感到困惑。生活中总有许多困惑伴随我们左右,有些人甚至终生无法从中解脱。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精神和肉体折磨而选择自杀。今天,仍有许多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挣扎,无法自我解脱,导致抑郁,甚至自杀。好的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解惑。孔子曾说“四十而不惑”,但他本人直到晚年仍有诸多不解之处。面对困惑,他会读书、求教高人,如向老子请教。他还提倡保持开放的心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一种智慧。有人认为科学的尽头是玄学,这也反映了人生中的一大困惑,同时也是心灵的释放。

在我的生活中,曾长期处于某种困惑之中,难以自我解脱。尽管我寻求过他人的帮助,但并未获得实质性的支持。幸运的是,我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写作等,未曾放弃。

我的思维方式注重逻辑。只要理清了逻辑关系,我就能进入状态。我的习惯包括记录回忆、反思和身体锻炼,这些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到了五十岁后,那些困惑逐渐淡薄,我学会了以静制动,保持内心的宁静,减少外界的干扰。

相关文章

  • 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由惑造业,因业感报,三者辗转生起,如恶义聚,此乃一切有情流转六道之根本原因。何谓惑?惑即无明。无明即是无所明了,亦...

  • 烦恼发生之相

    有情生命的延续就是惑业和生死苦果的延续,由惑业招感生死苦果。故轮回生死的因就是惑和业。其中以惑也就是烦恼为根本。因...

  • 老师

    何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中道禅舞老师,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 传...

  • 《普贤行愿品》是发大乘心者必持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

  • 【采桑子】

    从前未上菩提道,不问慈悲,不解慈悲,收藏惑业浑不知。 而今波若潜通否?爱已不提,恨也不提,专注慈尊惜取时。

  • 关于教育者核心职责的思考--激发兴趣,教会学生学习

    韩愈在其《师说》中就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关于道、业、惑的解读,不一而论,但我们还是应该引起重视,因为一...

  • 感悟韩愈之师者

    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天道地道人道,上善若水。业,行事规则。惑,思想思维之因果过程,启而引之,不僵化,不...

  • 道断惑

    所謂的「道斷惑」: 其方式是要先接受能令我們(心續)成熟的灌頂。 而四種灌頂依序洗淨我們(身、語、意)三門的垢染,...

  • 师说

    师说 韩愈(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 (原创)生惑

    文/镜子贤 古言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业为知识,技能。道为品德,品性。惑则是其中疑虑。 私塾有师,传道授业解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态:道业惑2024-09-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ss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