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孔子文涵的爸爸在分享家长经验时说:
再小的孩子也有获得尊重的渴求,平等尊重是赢得孩子好感的首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少一些粗暴的发号施令,多一些温婉的商量讨论,会让孩子有一种被尊重感。
他还举到一个例子:
比如,我因工作关系去北京出差较多,但在暑假举家出游选择目的地时,征求孩子的意见,他们想去北京,我们就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样,既能使孩子玩得开心,又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觉得他们的意见被尊重,以后会更加积极参与家庭事务,也越来越增强他们自主决断的能力和意愿。长此以往,会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孩子从“要我学、要我做”而自觉地变为“我要学、我要做”。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是的,孩子经由父母而来,但他更是自己。
尊重有助于释放孩子的天性,解除对孩子的限制,给孩子发现世界的动力和勇气;尊重能让孩子发现自我的价值,唤醒孩子的创新和自主;尊重能让孩子发现成人世界的真相,构建孩子自己的生活圈和幸福感,明白平等与公平的重要性,拥有利他和博爱的胸怀,形成造福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人格与追求。
而这一切,始于父母对孩子的尊重。
被充分尊重的孩子,是幸福的。
愿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学会直正尊重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