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22年2月19日,周六,阴,连续1000天阅读日记第625篇。
虎年春节,按照雅贝贝的要求,我们回乡下老家度过。

老家嘛,那个虽然只是叫做“坪山冲”却还算庞大的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自然村落,我的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长眠于斯的土地,逢年过节最大的特点便是人多、热闹。我们家作为当地的大家族,父亲他们那一辈姐妹十人,兄弟八人。而到了我们这一辈,姐妹13人,兄弟20人。所以,每当过年,那是真正浩浩荡荡,人气爆棚。

更让雅贝贝开心的是,大年初二,她的姨妈、我的大姐一家五口也从外地赶回来了。
大姐家有一个六岁的娃儿特别可爱,虎头虎脑,胖乎乎,天真无邪,活泼开朗,灵气十足,皮肤白净,说话特别逗人,走到哪儿都是焦点和笑点,是我们家的开心宝。他大名叫做阳阳,被他姨妈取了一个可爱的小名——“土豆”。
十二岁的雅贝贝,被土豆称为“小小姨”。可能因着小时候一直生活在书本里、童话里,也是天真烂漫的,思想并没有同龄人那么成熟。故而也能跟土豆玩到一块儿去。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去田野里抓鱼,一起去野地里奔跑。还一起去隔壁舅妈开的小卖部买零食偷偷吃。

因为小土豆来了,雅贝贝的虎年春节确实增色不少,过得更开心了。
有一天,小土豆蹦蹦跳跳和他妈妈走在前面,我们娘儿俩手牵手在后面漫步。
看着小土豆那可爱小模样,我发感慨,土豆真是太好玩了,简直是一个超级好玩的玩具。

娃儿听到这句话,突然很严肃的站住,对我说:妈妈,我觉得你这句话很不对。
我有点儿懵,也站住了,用眼神寻求答案:为什么呢?
娃儿认真看着我说:妈妈,你还记得给我们上历史思维课的时候说过的话吗?
我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妈妈上历史思维课的时候说过那么多的话,我怎么知道此刻你想起的是哪句话呢?
娃儿说:妈妈,你还记得我们在讲到古罗马暴君尼禄杀害他的妈妈妻子老师时,你针对我和轩轩、子墨他们的讨论,说的那些话吗?
我游进去年暑假的记忆的河流里,试图去挖掘出什么,但真是记不起来了。
娃儿说:妈妈,你不记得了吗?我的印象可深刻了。你那时候说,在尼禄的眼里,世界上的人都变成了他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可是,有一位大哲学家说过,如果一个人要给别人带去快乐,让自己变得完美,那这个人就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无论这个人是我们自己还是其他人。不过,这个哲学家是谁,我可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啊,我想起来了,关于我说这段话的记忆的波涛汹涌起来了。那时我是慷慨激昂的说的。

突然很感动。
于是,我补充道:嗯,妈妈记起来了。这个哲学家就是德国的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康德,他可厉害了呢。有一个人甚至说,任何一个人在读懂康德之前,他都只能算是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必须先做一名康德主义者。
娃儿说:妈妈,您说的这些话,我就有点似懂非懂了。
我耐心的解释着。又给她补充道:康德还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因为他本身而受到尊重,如果仅仅是把一个人当做外在目的的手段,这将是对这个人的尊严的亵渎。而每一个人的尊严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要他是一个人,不管他多大,不管他是健康还是残疾,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种肤色,无一例外!

我诚挚地道歉:刚才妈妈的那个说法确实是不对。尽管小土豆只有6岁,可我们也不能把它当成玩具。也要把它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去爱护去对待去交往,是不是?
娃儿点头。
从老家归来后,那天上午娘儿俩对话的场景一直在我心头回放。我忍不住感慨的是,以娃儿十二岁的年龄,我们的亲子对话的深度应该是超出绝大多数的同年龄的亲子沟通的程度的。以我这十多年的大学哲学课教学经验,就算我在本科生的哲学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康德的这些话语,他们都未必能听懂、能在现实生活中去加以运用,并且在别人说出的话语中,拿这样的话语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去权衡,去思考,去行动。
而雅贝贝,尽管她从来就是一个资质平平、普普通通的孩子,但,因着我们的历史思维课,她能学到这些深刻的东西,在她妈妈开设的课堂上,跟她的同龄的孩子,一起进行这样有深度的亲子对话以及和同龄人的对话,所以,她对人对物,有了不同于一般的深刻的看法,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认知,这样的孩子,她未来的人生,被别人操控的可能性就会更少。她的思想,就不会轻易的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她就有可能按照她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她的独一无二的一生,活出她的特色,活出她的自我。
若如此,我这半生心血,就没有白费。到我去见马克思那一天,我该安安然然前往九泉。

而激发我写今日这篇文章的,还有另外一件小事。
昨日,一个跟娃儿一起上课的名叫子墨的孩子,他妈妈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情。
寒假的一天,孩子起床后却依然窝在被窝里。当妈妈的心里肯定会有点生气,以为孩子在被窝里玩手机呢。结果,走进一看,孩子正在做作业。于是,当妈妈的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妈妈误会你了。
当然,孩子妈妈并没有跟我详细的讲她那个时候说话的语气、表情、语音语调以及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言。但我想,跟绝大多数的妈妈一样,肯定会是生气的语气和表情。

而子墨,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按照惯常的反应,被妈妈误会、责备,很可能会是生气的甚至激烈的跟妈妈争吵,一场亲子冲突很可能就此爆发。
但,子墨却对妈妈的语言和行为完全表示理解和宽容。十岁的他很冷静平和的说,嗯,妈妈,没事,因为呀,人类都是这样的,第一步总是想到坏结果,总是看到事物不好的、阴暗的、坏的一面,这是正常的人的心理。
我想,当妈妈的听到孩子这样的话一定会很吃惊。这样的认识,于一个10岁的孩子而言,已经算是足够深刻了。同龄的孩子几乎是不可能这样去想问题去处理跟妈妈之间的误会和冲突的。
于是,妈妈就好奇地问,你怎么会这样去想问题呀?
子墨就告诉妈妈,这可都是在殷老师的的历史思维课课堂上学到的。并且,还跟妈妈分析了,人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起源是什么?等问题。

听到这里,我这个老师可是足够欣慰的呀。这证明,孩子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因为人类一种总是要追问为什么的动物,如果我们只是知道必须这么去做,而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做。这样的行为指令是无效的。
想起了是在什么情况下跟孩子们分享的这一话题。
同样是历史思维课,有时会是在讲到某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时分享这一理念,让孩子们知道,那些历史人物之所以这么做的心理根源。有时,仅仅是课堂上发生的一件小事,抓住那个契机,就可以跟孩子进行心理学、哲学角度的分析。
记得有一次是这样,骐骐上课迟到了,于是,我请在现场准时到课的孩子们猜猜,骐骐为什么迟到?孩子们七嘴八舌,有人说,可能是骐骐生病了,有人说,可能是骐骐不想上课,有人说,可能是骐骐跟妈妈吵架了,所以不来了。而我,老实跟孩子们承认,作为老师,我的第一个想法是,骐骐不喜欢老师的讲课模式和内容,课堂对他没有吸引力,所以就迟到甚至不来了。
可是,那天的真实情况是,骐骐上午上课的老师拖堂了,导致他下课以后急急忙忙往我们这里赶,但还是没赶上。
于是,我请孩子们分析,我们猜测的为什么跟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而且,我们看到的几乎总是负面的东西。
孩子们讨论完了以后,我就从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跟孩子们进行了深度引导。我说,人类的这样一种思维是有根源的,也是有必要的,甚至是非此不可的。大家想象一下原始人刚诞生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生活在丛林里,到处都是老虎狮子大蛇等猛兽,到处都是敌人。如果一个具有乐观天性,凡事只看事物美好的阳光的积极的一面的原始人,在丛林里走着的时候,前方突然有响动,他说这是我的朋友来看我了,或者认为前方是我的猎物小兔子,他不警惕不行动,还在笑呵呵等着,而极大可能性是,老虎把它吃了,大蛇把它吞了,其他氏族的人把他结果了。这样的人,他还没来得及长大,就消失不见了。所以,只有那个一听到前方有响动就竖起耳朵,做好战斗准备,随时警惕,看见的是悲观消极不好的事物那一面的人,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保存下来,因而才能让他们的基因代代相传,作为我们的祖先活下来。

孩子们那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并且,我们还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思维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又请孩子们分析,今天的世界和原始人生活的世界有什么不同?当孩子们说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再到处是老虎狮子大蛇了,已经不再到处要屠杀我们的敌人了。我带领孩子们查资料,看到基因学的说法,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会代代相传,所以,尽管环境改变了,而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那时候,这就是可怕的地方,也是我们一生必须不断学习的必要所在。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不断对抗我们的本能,对抗我们从原始时代就遗传下来的不符合现今的思维方式,才能适应今天的生活,才能让我们享受人生的幸福。
我想,那一场由现实而来的及时的探讨,一定给子墨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才能这样在碰到跟妈妈冲突的时候,拿来活学活用。才能用这种理智、平静的方式去看待妈妈对他的误会,不吵不闹,平和心态。

这就是,因为他懂得了根源。我们常常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懂得,是慈悲的前提。懂得,就不会轻易抱怨,轻易责备,就不会容易钻死胡同,不会轻易悲观失望,不会那么容易抑郁焦虑,不会轻易推卸属于自己的人生责任。
而在我们的历史思维课上,孩子们懂得了这些,所以,他们的情绪更容易平和,他们处理问题更冷静,机智,甚至,富有智慧!
同龄人几乎不具备的智慧!

当然,这样想问题办事情的孩子,他不仅在跟妈妈冲突时会这样想这样做,当他未来遇见和爱人、孩子、老师、同事、领导的冲突时,同样会这样去想去做,年少时的思维习惯,一定会流淌进他们的血液里,沉浸于他们的骨髓里,让他们一生受益无穷。

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定会为他们的终生幸福奠定良好的根基!
培养出能享有一生幸福的孩子,善莫大焉!

而这,正是我的初心,也是我自认为上帝让我来到人世,历经苦难却始终坚定不疑前行,整日整夜书海寻寻觅觅的最有意义的使命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