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银行,可以说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的最理想职业之一。因为进入银行意味着高收入和“金饭碗”,基本上不愁吃穿,说出去也非常体面。
但是现实非常骨感。首先,银行最关键或者最好的职位是在总行或者分行,但是门槛高且需求量少;第二,银行需求量最大的是在支行或者网点,也是一线营销部门,每年会放出大量的柜员、理财经理或客户经理的职位出来。结果是大多数人进入了银行的支行部门,银行金字塔的底端。
需要澄清的是,并不是说进了支行或者金字塔底端就是坏事。恰恰银行的很多中高层都是从银行支行开始历练,后面一步步往上爬,到分行行长甚至总行行长室成员。但是能够如此平步青云基本上是凤毛麟角,这类人群一般是背景卓越或者个人能力情商极高。之前联系过一个一线城市分行行长,其履历非常漂亮,不到30岁已经是分行副行长,40出头已经是总行行长室成员。不说总行,从支行到分行对大多数银行员工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一道坎,甚至做到支行管理层也需要不一般的能力和情商,特别是五大国有行。
在银行如果是做一线业务,你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因为银行是一个非常渴求社会资源的机构,比如某某局长的儿子,某某大型企业老板的亲戚,银行机构求之不得。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背景,那你需要不一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用以开发市场业务,这样才能更多获得晋升机会。如果资源和业务开发能力均比较欠缺,你可能要好好思考,是留在银行打杂(发展前景堪忧),还是另觅其他适合自己的行业与岗位。
五大行柜员及科技人员数据统计看支行柜员。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五大行柜员员工占全行员工人数的比例基本都在25%以上,建行高达一半以上,非常恐怖。但是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网点人数规模在不断下降,特别是对柜员的需求有所减少。但是相对于如此巨大的绝对数来说,柜员数量规模依然非常巨大。
五大行员工人数变动情况上面数据是五大行员工数量在16和17年的变换情况,总体幅度变动最大的是建行,但也不到3%,变动最小的是中行,员工人数反而总价了,总体来看员工数量变动并不是非常明显。重要的是,五大行员工减少并不是全都是柜员变动人数,甚至在某些地方还会新增网点以及柜员,可能还有其他部门有机构改革或者合并。
因为没有细分数据,不敢妄断,但是总体来说,支行柜员和客户经理数量规模并没有大幅变动。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因为国有企业规模巨大,所谓船大难掉头,即使面对互联网金融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等多重威胁,改革难度依然巨大。况且作为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及城商行可能不太一样的是,国有大行有服务社区大众的天然职责,即使面对市场环境的恶化,它们也不会因为一部分利润的损失而大幅缩减网点数量。因为国有大行并不是市场化企业机构。
那么柜员和客户经理的出路是什么呢?
1. 柜员的出路
其实很多进入支行的员工基本都要经历柜员这一关,有的少则几个月,有的却多达数年。
单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如果做柜员时间超过1年且在与行领导沟通之后依然无法转岗到客户经理或其他岗位的情况下,建议物色物色其他机会,因为柜员没有太多技术含量,超过一年确实浪费时间。一般两个选择比较普遍:一是还是选择同业,看其他银行是否有直接转岗做客户经理或者银行其他关键岗位(如风险管理)的机会;二是放弃银行业,因为毕业后从业时间才一年时间,如果学历等背景还不错的情况下,很多非银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还是比较原因接受的。
但是如果个人觉得做柜员蛮满意,或者对职业发展没有那么迫切的前提下,可以再等等,兴许再熬1-3年。但如果对个人职业的进一步发展非常迫切改善的话,还是建议多看看市场信息。
2. 客户经理的出路
客户经理分为零售客户经理和对公客户经理。内部发展的出路一般分行四个方向:
①一直做客户经理。从客户经理助理开始→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部门助理经理→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一般到部门经理会有带团队的职责,俗称团队长。
②竞品支行行长室机会。支行行长室友行长助理、副行长和行长等几个级别。一般来说级别至少要到部门经理级别竞聘才比较顺畅,因为银行级别还是非常严格的。
③(省)分行管理部门。理财(个贷)客户经理对应分行私人银行部和零售银行部,对公客户经理对应分行公司银行部、投资银行部、贸易融资部或者国际业务部等。
④总行管理部门。特别优秀的支行或者客户经理,有机会直接调任总行相关部门任职或者借调。
当然,以上四种情况主要是内部机会。同样外部机会一样比较多:
①证券、信托、基金和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同样也是传统金融机构,某些岗位还是比较对口的,但是因为岗位有限,一般难以消化来自银行巨大的需求,所以竞争较为激烈。一方面看总分行的人才比较多,支行反而看得较少;另一方面,好的机会也不会太多。比如支行业务人员可以去基金子公司或者做机构销售,但是基金公司涉及二级市场等相关工作岗位,银行支行级别的工作人员就不对口了,总行却有相关部门会涉及此类工作。
②互联网金融。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也为长期在传统金融机构工作且迫切想转行的求职者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
③新型民营银行。前几年新型民营银行发展风生水起,比如腾讯的微众银行、阿里的网商银行、百度的百信银行、苏宁的苏宁银行等等,规模相对较小的还有华瑞银行、华通隐含、众邦银行等上十家。因为业务模式和业务思路均有转变,所以从传统银行选择人才也要经过严格的挑选。
④三方财富机构。三方财富以诺亚和钜派等机构为代表,在市场上一度非常火热。但是很多三方财富借监管漏洞或者信息不对称,非法集资展业问题比较严重,现在在国家严厉的监管政策下,市场有所改观。但是选择平台一定要谨慎。
本人在银行寻猎领域已有几个年头,欢饮大家前来咨询,或者一起探讨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