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君《刻意学习》里有一章讲了这个主题,和毛毛讨论也衍生了很多的想法,姑且不论对不对吧。
文章提出:
人是一种非常容易短视的动物,而且又及其擅长为这种目光短浅做辩护,以至于目光短浅会被合理化到仿佛不存在。目光短浅会给我们带来感知的偏差,感知的偏差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而错误的判断会让我们败给时间。
什么叫目光短浅?用什么样的尺度来衡量目光,从而可以判断是不是短浅?我觉得纯粹用钱或者地位是不够的,虽然最后的评价体系一定会包括这些方面。但是用成长的视角可能更能说明一些问题。如果我们的思考的角度能够动态一点,能够兼容更多的变量,能够格局再大一些,看的再全一些,那我们就不太容易在一件小事上纠结了,而且我们可能更容易看到大的图景。
但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就是要和自己的目光短浅不断做斗争,同时要抵挡住其他人目光短浅的干扰。而这些只有通过不断地行动,学习,复盘总结才能获得更有高度的思考。
。。。不要在一片忙碌中迷失了自我,迷恋上自己。
这些真是时时要警惕的,回想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的感觉。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后悔的机会,身处当时,还是会做出一样的决定,因为做决定的不单只是我们过去的思维习惯,还有当时的条件所局限的。
很简单,为什么我现在才学琴,因为我现在才有点钱能供自己学琴啊。之前生存都困难的时候,有再多的想法都只能是放在心底的。
坐井观天不是一句成语而已,是我们大多数时候的境况,但我们往往察觉不到,或者迫于生存的压力,不能不顾一切就跳出井来,至少我们得有跳出井的力气啊,这就需要足够的食物提供力气。
反思自己的过去,也不是让自己产生后悔这种无用的情绪。而是当发现自己的不足,便时刻警惕不要再重蹈覆辙。
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内心怀着更多的可能性,尽量少地说一些绝对的论断,意识到自己意识的僵硬,打破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尝试更多的角度,更多的视角,逐渐形成更完整的世界。
多年前我曾经告诉自己:不要形成什么习惯——除非这个习惯不会僵化你的思维。你要去用更广阔的心态去包容这个世界千奇百怪的想法,才不会禁锢了设计的想象力。
事实上我们还很容易在沉迷在一种假象中,做一件事的时候幻想自己达成以后的美妙感觉,沉浸其中无可自拔,就如前文提到的,迷恋自己。我现在也尝试克服这种心态,告诉自己,还没有做到就是还没有做到。奇怪的是,我女儿也会有出现这种美好的假象,并且自我陶醉,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吗?这个值得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