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是“杜甫七言律第一”。
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他的诗歌,形象真实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风貌。
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
人生只活前20年
唐朝离我们很远,以前真不知道“安史之乱”到底是怎样的。原来这场战争就像近代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整整打了八年多。
据说从“安史之乱”开始之后的五年间,全国人口,从5288万锐减至1699万,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给唐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杜甫,字子美,西安人,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
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那时的他过着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
20岁南下吴越,24岁回到洛阳,举进士不第。30岁成婚,33岁在洛阳遇到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千古传颂的友谊。后又遇高适,三人登泰山,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7083/6839a11bb5119916.jpg)
他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有远大报复。但不得不说,他命运不济。第二次科考居然落入骗局,因为那是当时的权相李林甫操纵的一场假考试,后来他隐居几年又回到长安。
在长安,他曾献《三大礼赋》受到唐玄宗的重视,但最后并未授予官职,还赠诗多人,希望得到引荐,也都落空。
无奈他“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古语言“国家不幸诗家幸”。十年长安路,他历尽人生辛酸,他看到了生民疾苦,仁民爱物的情怀更加强烈。这段时间,《兵车行》、《前出塞九首》等反映动乱将要到来的诗作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安史之乱起后,他落入叛军手,在陷落的长安,他写下千古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他听到唐肃宗即位,历尽艰辛,奔赴凤翔行在,被授予左拾遗。
在任不到2年,因疏救房琯,杜甫被贬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他终于弃官,从此开始了到处漂泊的晚年生活,最后死于潭州赴岳州的船上,享年59岁。
晚年的他,穷困潦倒 ,疾病缠身,十分凄凉。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7083/82ef11c0764ec442.jpg)
屈原为楚国殚精竭虑,一心报国而遭谗言,招致被流放后选择投江自尽,他生前怎么也是楚怀王身边的人。
而杜甫却一生没有被重用过,怀才不遇一世,目睹亡国亡家且一辈子艰辛度日,几近沿街乞讨。
他一生著诗丰富,杜诗的格调悲歌慷慨,与屈原的《离骚》相近,沉郁顿挫中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情和悲叹,他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
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慨叹“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可见杜甫的影响衣被后人,直至现代而不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7083/d377377bbdd25b1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