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个屠龙少年,如今自己后背上也已经长出了鳞甲”
只是一则职场观察,故事要从两年前开始说起:
那时我对某个领域有兴趣,以我性格自然会多些接触 包括尝试以从业的方式去了解它。
那时我遇到的第一位让我触动很深的人:M负责人。后来我应邀在那里有过短暂的工作,然后我主动退出。
我对M先生的评判是,或许是个好的销售,但不是个好的管理者 不是一个好的leader。因为对方可能太在意关系(而非产品),因此关系成为第一要素,团队累死累活不见好也就罢了 还要负责救火和背锅。当然,如果只是手下团队无法发展也就罢了,他会坑合伙人坑哪怕看上去他在攀附的人。
我确定这个公司是走不下去的,退出。
也的确如我所料,后来发展近乎和所以合作伙伴都搞崩 变成了孤家寡人。这是我在近期被Z负责人邀约之后才知道的。
Z先生是之前招募M的负责人,他希望我再次加入他的团队。或许是连带的或许是刻意的 告诉我之前那个团队已经解散,新的团队已经运行半年多了,希望我加入。
我第一反应是感谢对方的信任,以及的确那些不稳定因素接触后 或许是个不错的工作机会。
只是我自己今年有些行动项还需要落实,以及我已经从此前那段工作中吸取了教训。并不是不可以加入,而是我不喜欢把责任都推给他人,我需要去思考消除之前的错误。
于是,我只是答应了临时性质的帮助。当然,对我老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了解对方团队(……只是 唉 我不知道其结果是不是双方希望的走势)
我发现除掉恶龙的那个少年,长的越来越像恶龙。Z先生亲自上阵扮演了那个关系攀附者,着急到处救火,不顾及属下状态(也可能他招募的都是刚刚工作且并非正规大公司背景 所以虽然累但没觉得什么)……只是我这个局外人感觉和之前自己的不论外企大公司还是私企小公司不那么一样。
想来我也蛮天真的,月初和Z聊天的时候说了 M的缺陷会造成我对那个团队发展我不看好。那时Z的认同,现在看来或许不过是权益从众罢了。
毕竟,他们两人越来越像。
当然,我也不再觉得“恶龙”是一个负面的词,只不过是当事人所选择的情景里 所不得已的最佳选择罢了。M离开了,模式和场景没变,角色空缺自然会留到 Z头上去饰演。
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Z最终或许成为一个发展不错的公司创始人 赚钱盆满钵满 也不是我们到了那时该眼红的。一切不过是要什么和肯放弃什么无数次迭代之后的结果。
屠龙少年终将变成恶龙。既然是Z选择了M,那么自然他身上本来就自带某些M的熟悉。那么我呢,我自问:我曾经选择过他们,或许我也有我自己和他们相近的特质只不过是我自己不自知罢了。
所以啊,我就不要去做屠龙少年了,允许龙存在好了。嗯 尽量也不要去那个少年和恶龙所处的游戏情景里。
不像变恶龙的最佳姿态应该是,不去做那个少年
(碎碎念很多,变写边让自己思路清晰了很多,这就是写作的魅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