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凉风美诗六首: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处暑真是一个奇妙的节气。都说暑气消散,需要到处暑节气之后,在过程中等待的人,多半期盼而又犹疑,因为持续的高温让人焦灼,处暑节气真的能降温吗?
至少,在我所在的地区,得到验证。
长江中下游的火炉城市,曾经有四大火炉之称的武汉,处暑节气头一天,高温40度,但是今年的处暑,早上醒来,阳光和蓝天依旧,却迎来了飒飒凉风,午间高温,降到36度,晚间温度降到26度。而一个星期之后,白天高温降至26度,晚间会低到21度。
凉风是个相对的概念,此时的风若在春天,只怕要称作暖风,而此时,虽然气温仍旧高,但是渐渐下行的温度和好风,收汗除热,是妥妥人体能够感受的美好凉爽。
让我想到一句耳熟能详的成语“凉风有信”。仿佛凉风是应者处暑节气而来,至少在我这里,它如期而至,没有爽约,让心情骤然沉静欢喜。
处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是传统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的含义,是暑气隐藏,消散,停止,是最后的暑。
而能够解暑的,就是北方吹来的凉风和雨。
虽然汉朝就有二十四节气,凉风至,是放在了立秋节气当中。但是人的体感能够感受“凉风至”的往往是在处暑节气。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
唐朝的气候和现在仿佛,立秋只是阔大的梧桐叶开始无风凋零,只有处暑之后,才能感受真正的凉风。
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南行,笼罩中原和长江的上空,冷空气干燥明净,带来了真正秋高气爽的秋意,这种秋意虽然还不深浓,但是对于苦暑苦夏的人来说,已经是个好的开始。
看,那明丽高远的天空,老鹰乘风展翅,开始猎杀在土地作物中吃得饱饱的小动物。
鹰击长空,这是动物们的秋猎开始。
忽然一阵风来,眼前又飘落了几片黄叶,抬头一看,高远湛蓝的天空,微云流荡,始觉得天空之高远,和往日之不同。
这收潮的风,加上秋阳的烘烤,那田野中的稻谷高粱,次第成熟。
晚间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那潜伏的小动物小昆虫们迎来了舒适的夜晚,它们在鸣叫。
不用被高温溽暑整的头昏脑涨,汗流浃背,在这舒适的夜晚,缓缓斟上一杯美酒,弹起心爱的琴弦,让歌声和清吟荡漾夜空吧,风凉好个秋。
“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
绿草未倾色,白露已盈庭。
远视秋云发,近听寒蝉鸣。
运移矜物化,川上感馀情。”南朝宋 · 刘骏《初秋诗 》
初秋就是农历的七月,涵盖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
但是我说过,能够感受凉风的,往往是在处暑节气。因为立秋,还是秋暑隆重的时期,往往胜过夏暑。
但是到了处暑节气,就不一样,如火的炎热退减,伴随着从西北或者北方而来的凉风。
那庭院中的夏草,依然蓬勃,但是昼夜温差大,有些地方,水汽会在半夜和凌晨凝结在草尖,随着早上的太阳蒸发。
人们读诗经蒹葭,往往会记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很多人会以为写的是深秋。
但是早秋的蒹葭却是另外一种青叶白花,露水凝结在上头,更有一种绰约美,所以这首诗还有最美的一句,蒹葭苍苍,白露未晞。在处暑之后的半夜和凌晨,你会看到这种清丽美。
秋云和夏云的不一样,在于云彩高远,不像夏天的云,风起云涌,骤然风雨。所以早秋看云,看的是高远天空被太阳照耀成霞光一样的巧云,瑰丽,沉静。
偶尔也会有蝉鸣,因为蝉的鸣叫通常在温度24度到28度以上。
但是凉风中的蝉鸣,也不再热闹得让人烦恼。断续可耐受的声音,是古代早秋的标志。
而凉风起带给人体感舒适之后,是精神和心理的活跃,终于可以做一个时间阶段的小结和回望,那些被暑热压抑的情怀,反弹性释放,相思回归,心神活跃。
“眇眇陵长道,遥遥行远之。
回车背京里,挥手从此辞。
堂上流尘生,庭中绿草滋。
寒螀翔水曲,秋兔依山基。
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日夕凉风起,对酒长相思。
悲发江南调,忧委子衿诗。
卧看明镫晦,坐见轻纨缁。
泪容不可饰,幽镜难复治。
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南朝宋 · 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
比如这首诗,就是在凉风初起的处暑早秋,拟托妻子送别的悲伤。
那迢遥的长道,看你渐行渐远,而我背对着你,你向京城,而我返回故乡。
家中的堂前,秋风吹起尘埃,而我们的庭院,早秋的草如同相思茁生。
那秋天的昆虫飞翔在水边,那秋天的兔子,在山下出游。
每年都会有良辰美景,但是好人儿离开,却没有定下回来的日子。
黄昏有凉风吹起,吹动着酒杯里的酒,吹动了相思。
我看着房间里的灯,想着青青子衿,你的样子,想着幽幽我心。
我忽然落下伤感别离的眼泪。
愿意你像秋天的太阳,能够照见我的晚年。
女子的悲伤,当爱人远行,君问归期未有期,只能寄望,他老来回乡。
那是绝望后半生微薄的希望。
早秋凉风,就已经让人思量了一生。秋天渐凉,有缺失的人,往往会抑郁。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
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
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唐 · 李嶷《林园秋夜作 》
这首诗,有残暑,可以看到是立秋和处暑节气的作品。
在山林中避秋暑,可见唐朝的秋暑也厉害。
不过山中比城市凉快些,且看见白云流走高天。
这样的舒适,赏心悦目,对酒纳凉。
半夜里,月色清朗,有露水凝结,而风吹过竹林,不仅吹来了竹叶天籁,更有泉水的声音。
那凉风鼓动着袖子,这样的美好,有谁能够一起领会呢?
虽然山林比城市凉快,但是凉风收爽,主要还是大节气处暑阶段。因为,处暑时节,是北方冷空气开始占据天空,风吹长云,鼓动衣袖,暑气渐微。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唐 · 杜甫《天末忆李白》
这是一首大气的凉风诗。
此时杜甫47岁,在华州,通过幕僚朋友的关系,得知李白因为卷入永王幕府得罪肃宗,被流放夜郎。这个早秋,他心急如焚。
而此时他也颇困顿,在甘肃去往四川的路上。
立秋处暑之后,终于凉风来了。他站在高台上,前途茫然,而心中的牵挂,只有李白。
他已经写信,但是信什么时候到呢?他不知道。此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他自己的家书都常常收不到。但是那种知己牵挂,却无信也在。
当能感受浩大的凉风时,秋意来了。古书云,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早秋的凉风只会越来越烈,越来越多,杜甫写的是秋色,也是时世背景,因为处在巨大的不稳定期。
这早秋的凉风是开始,也代表着他对李白未来的担忧,天知道事情会朝什么更坏的地方发展。
他用了很有意味的诗句”君子意如何?“
这凉风早秋,你还扛得住吧,这厄运的开头,你可有想法和感知?
而我却牵挂给你的信,能不能到,因为你去的夜郎,江湖秋水汹涌,信和人都不知道是否两平安。
通常说李白,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但是李白的浪漫从何而来?许多人都认为是盛唐之气,激发了李白的灵感,只有杜甫懂得李白,李白的浪漫是继承屈原的,在时代的华丽中迸发,其骨子,是屈原一样的人。李白为什么出山?只有杜甫最清楚,他想拯救国家,结果却身陷囹圄,导致流放。
他这么宽慰李白,好文章总是命运坎坷的人才能写出来,而人间的牛鬼蛇神,专门抓人的小辫子来逞快意。我知道你像屈原一样被冤枉,但是你也因此可以写出屈原一样伟大的诗啊。
这首诗大气深沉,景色情感皆美。是正面肯定了李白,希望他在流放途中,活着,并且写出好诗来,这是作为朋友身心体贴的牵挂和安慰。
处暑节气,是一年暑气递减消散的时期,伴随着南下的冷空气。
此时的冷空气,并不寒冷,相反舒适,古诗中多用”袅袅“来形容,表达一种舒缓宜人。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唐 · 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
白居易这首早秋诗,明显写的是处暑节气前后的风景。
炎热的云彩消散,轻盈的凉风吹来,在荷花池上,荷花已经大半结子。
那荷花最美丽的容颜容易凋谢,只有时光如流水,永不停歇。
没有永恒的人生,越是这样的凉快舒适,越觉得美好和人生都短暂。
我站在早秋的江畔,年年看秋,看着早秋摇曳的水草蓼花,舒适中夹杂岁月的感伤。
因为美好,所以伤怀。
处暑节气到来,让我们迎接习习西风,袅袅凉风,吹散暑热,进入清秋。但是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防止心神过度活跃,反而产生情绪上的悲秋。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