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医生一直搞不定儿子,让儿子跟他学英文,儿子不肯,甚至不理。
医生很苦恼,就安慰自己说:“看来启蒙教育还是交给你吧,等他自己想学了,我再来教。大学老师教幼儿园小朋友就是搞不定。”
我说:“是你界面太不友好了。你能把一件有趣的事情生生的做成一件无趣的事情。更别提教小朋友学习知识了。你真用心考虑过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听你的?”
医生说:“我打他,你同意吗?”
我说:“我不反对。可是你打了他,就一定会听你的吗?”
医生说:“我爸爸当初就这么打我的啊,就是管用啊。”
我家医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农业社会。
改变思维真的有些难,尽管人人用上了ipad,用了微信沟通,用了支付宝付钱,可那颗脑袋还没有进入到移动端。
真的需要换个脑袋来思考。
那些改变了世界的工具,都是顺应了“人性”的工具。
能否改变成功,就看你是不是尊重了人性,是不是用一种更有力的正面“人性”巧妙的降服另一种负面“人性”?
在传统教育里面基本上都是压抑人性的教育,而不是尊重和利用人性。
李开复最近演讲中关于《数字革命的5大趋势》里,特别提到未来的教育就像游戏一样有趣。
“比如中学时代,最难学的就是历史地理,过去要背皇帝哪年出生哪年干什么,各种年代、时间、战争、年表......如果有了虚拟现实的头盔,就可以身临其境历史时间,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你可能是秦始皇,也可能是一个被坑的儒,获得旁观者或者被坑的“儒”的体验。”
这个实现起来估计还有几年,那目前依然可以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学习变得不枯燥、不痛苦。
我想起北京那个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为啥一炮而红?
他把历史课讲的像说书一样,非常非常有趣,同学们都听的不想下课了。把上他的课当成一种享受,还录音放在网上,结果一炮而红。
一个真正用心的人,是可以找到方法来顺应“人性”的,除非你真的是懒。
说到懒,这也是人性。
虽说我自己自幼爱写文章,每每不能坚持到出大成绩,也是败在“懒惰”上。
既然“懒惰”是人性,那有没有什么“人性”可以制服“懒惰”的呢?
每个人都是懒惰的,那去找找对你来说比懒惰更大利益的人性是什么?
我一直都不能坚持锻炼。最长坚持了3个月,因为生病又放弃了。
这一次,我想了一个尊重我人性的办法。
为什么不能坚持锻炼呢?因为走路很无聊,又要花很长时间,我总有做不完的事情等着我。那我最喜欢干什么呢?最喜欢看电脑,了解各种有趣有用的讯息。如果我能在锻炼过程中得到这些,是不是觉得更好?答案是肯定的。
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对付自己懒惰的办法,提前下载了《冬吴相对论》在手机上,一边快走锻炼,一边听,每段大概30-40分钟。时间刚刚好。
用这个方法,我就不知不觉的坚持下来。一但坚持了,现在不去走两圈就难受。下雨都要撑伞走上两圈。一个好习惯就这么养成了。
我现在最不乐意听,一个人很牛,就是不善表达云云。
这个世界现在越来越神奇,你只要真心愿意表达自己,总有人愿意听。
自从有了自媒体,从QQ空间到博客再到微信。希望能写好文章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拼硬实力也需要软界面。不然谁知道你是谁?有什么本事呢?
肚里有货说不出的人不是吃亏,是欠缺了必备的能力。
我也称自己是“手艺人”靠写文章吃饭的,策划也是写文章啊。我做的定位咨询再好,也需要表达和呈现出来。
最近,我开始强迫自己坚持每日写文章。
又是“懒”或者“忙”,那怎么办呢?
我拉了两个也想学写文章的朋友,我会写啊,缺的是坚持啊。我可以教他们怎么写,但是前提是要一起监督训练。
一个人写是不是很无聊?那么3个人写呢?这是利用人性中“攀比”心态。人家都写了,你没写,不好意思吧?不服吧?
我们建了一个群,规定每日写一篇把链接发来才算。收到链接的另外两人要点评。你总不能写的水的不行,滥竽充数吧?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每人准备200元钱,若有一日忘写或者没写,就发10元红包给另外两个写了的人。
这是“游戏”。带惩罚性质的游戏。人性中最害怕“失去”。失去金钱、失去面子......
边玩“游戏”边提高写作水平,是不是很有趣?
这个游戏是今天开始的,预计第一期30天。
我相信坚持写30天后,这又将成为我的一个很舒服的习惯。因为写的多了,自己就会产生成就感,而且勤练,本身就可以越写越好。
(今天写着写着,写的太多了,后天出差去,能否坚持才是对我的考验。又要想办法了。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