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已经是这个时代最 out最烂大街的词了。被神描述过,被无限的深挖又埋葬过。今天我只想说,我们是严重缺乏拥抱的一代。不知道你是不是,反正我是,我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闺蜜也是。打小一起长大的 芬芬是,现在最心意相通的明明是,不好意思,我有点不要脸的给貌美的你们Mark了。
小时候在无数次渴望拥抱和无数次失望中,默默低下头,抠着手指头。
和芬芬是一生下来就认识了,我们就是没有血缘的姐妹。有些相同的经历,比如从小到大听到的批评是被赞扬的6000倍,近年来才逆转。还比如我们回忆起父母的样子,大多数都是在厨房里的妈妈还有麻将桌上的爸爸,当然也有好多欢声笑语。我们在情窦初开的时候在弯弯曲曲的成长路上受到许许多多的委屈的时候,多庆幸我们都在一起。那个时候,我们并不懂,这叫内心倾诉的需求,并不会表达出,这些彼此给过的温暖是多么多么的不可替代。可是,即使这样,我们也极少拥抱在一起。因为,我们并不熟悉拥抱,不好意思张开双臂。
记得,我要去很远的天津读大学了,她来了我家住了一晚,因为想把要说的话都说了。第二天爸爸妈妈要跟我一起坐火车走了,分别的时候,我好想拥抱一下她,说声,你是我最好的姐妹!可是,并没有。我们转身各自离去,我哭了,我猜她也是吧。所以在我第一个学期回来,在我第一眼见到她的时候,我伸开双手拥抱了她。好满足。
从小到大,我们学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学会了逃学美工恋爱,可我们居然没学会去拥抱。
因为,我们太缺拥抱了,不敢期待,也不懂释放。家庭能给与我们还不错的物质需求,求学必备装备,做人的伦理道德教育,这些都还不错。只是,那种身体接触后传导给内心深处的抚慰和满足感认同感始终是种缺憾。拥抱慢慢成了奢侈品,想想就好了。
如今,我们大南大北相隔万里,各为人母,想要拥抱一次已是那么困难。我想对她说,去吧,多抱抱我们的父母,多抱抱可爱的孩子,我们需要,他们也同样需要。
长大后我们会用很多很多委屈的眼泪和词不达意的话来代替那句:抱抱我吧!
好了,我们长大了,不要那么矫情了。时代鼓励我们做女汉子,做骄傲独立的女性,做风驰电掣的超人妈妈。好,我做了。可是,我并不想骗自己,我还是需要很多的拥抱。
上次北京车展,明明说想找陌生人借跟烟,我怂恿她去了。她默默的低头有眼泪掉下来,我知道她也并不是需要谁的太多宽慰,只是心里满的要溢出来的酸楚需要往外流淌,是无人能感同身受的无力诉说。我只想着举重若轻的说几句逗逗她,可我 TMD忘了抱抱她。不然那个漫天柳絮飞的阳光底下,是不是又多了一份温暖的传递?
我们不止一次的讨论过,我们都是缺乏认同感,敏感又缺爱的小孩。童年父爱的缺乏是我们永久的缺失。活到现在被持续不断的灌输着:坚强就是最好的铠甲!哈。
如今最缺拥抱的一代应该过去了吧?无数温情的广告,许多煲鸡汤专家,他们无处不在的展示着他们温柔的强大。社会又回归到人性的本来,让我们温柔的对待自己,温柔的对待众生。铺天盖地的幸福养成法则,好像我们读了学了试着做几天就会幸福下去似得。
让生命回归它本来的样子。可你知道,我们却已不再习惯柔软。
写到这里,我有无数可以罗列的例子来絮叨关于因为不够柔软不会拥抱,而无法化解的误会和遗憾,以及无法表达的深情和感激。最后安慰自己一句,那都不重要了。当然不重要了,因为改掉一个习惯比坚持一个习惯更困难。
但,我想改改,能改多少算多少。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