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0 碎片阅读笔记

2020.10 碎片阅读笔记

作者: 读行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0-10-31 23:07 被阅读0次

    一、名言

    1、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拥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李开复

    2、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

    3、人类的工具大多是四肢延伸,棍棒延长了手臂,轮子延长了腿脚;只有文字和书籍是大脑和精神的延续。

    ——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

    4、在你的人生中永远不要打破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心。因为当它们打破了,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但却异常痛苦。

    ——查尔斯·狄更斯

    5、文明是增加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

    ——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6、技术的本质就是对现象的有目的的编程。

    ——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

    7、清单的精髓不在于罗列事项,而在于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阿图·葛儿德

    8、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而谋求那些利益是我们的职责所在。(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

    ——英国首相·帕默斯顿

    9、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知道什么?我可以期待什么?人类是什么?

    ——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提出的4个问题

    10、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做着我不敢做的事,过着我想过的生活。

    ——宫崎骏

    11、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查理·芒格

    12、你能看见的过去有多远,你能看见的未来也就有多远。

    ——丘吉尔

    1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4、忘了自己原本的目标,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愚蠢表现。

    ——尼采

    15、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简癫·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16、世间最好的默契,并非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瑞卡斯

    17、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有能力不干什么。

    —— 康德

    18、你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争取。You can't sit around and wait for others to arrange your life; if you want something, fight for it yourself.

    ——宫崎骏《猫的报恩》

    19、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刘欣慈

    20、所谓智慧就是明白自己应该忽略什么。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二、知识

    1、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这个词,是由德国哲学家 雅思贝尔斯在20世纪中叶提出来的,指的是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的600多年时间里,世界各大文明纷纷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中国有孔子和老子,中东地区有耶稣。他们之间互相不认识,但都确立了倡导个体意识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在整个人类史上熠熠生辉,至今无法超越,而未来也无法超越。

    轴心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们

    2、两种错误

    人类发生的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知之错,另一类是无能之错。

    无知之错是因为没有掌握和某件事相关的知识所导致的。比如,你家电视机坏了,但是你不懂电器知识,结果把电视机给捣鼓坏了。

    无能之错是说,即使你掌握了相关知识,也有可能犯的错误。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出门前要记着带钥匙,但是出门忘带钥匙的悲剧却经常发生。为什么人人都会发生无能之错?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有研究表明,人类大脑能够同时记住的东西不超过7件。另一方面是因为,记忆和经验会让人麻痹大意。

    3、斯隆议事规则

    斯隆是前通用汽车总裁,在他领导通用汽车的岁月里,有一个著名的“斯隆议事规则”。大致意思是说,在开会时,如果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某件事达成了共识,他就开始搅局了,他会说:“诸位先生,在我看来,我们对于这项决策已经有了一只的看法,现在我宣布会议结束,这个问题延到下次会议时我们再做讨论。我希望在下次讨论时能够听见相反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对这项决策的真正了解。”

    斯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对人性的洞察:当一群人快速达成共识时,一定存在某种没有意识到的氛围、场景,甚至一些潜规则。当这些东西凑在一起时,所有人的想法都会服从于一种叫做“思维流畅性法则”的影响,也就是人们会忽略跟结论相矛盾的事实和论点。这表明上是很顺利地形成了某种决策,实际上是我们受制于一种没有意识到的干预性力量。

    结果,每次被搅局之后,大家都会提出不同的意见。最终,他们达成的共识,形成的决策要比他们最初形成的那个共识要丰富、复杂和富有弹性的多。

    4、科技三定律

    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提出了充满幽默感的科技三定律:

    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这是道格拉斯对人性弱点的精彩讽刺。

    一个人出生之前的世界是先人构建的,天然存在,理所当然。

    出生之后他不断寻求自己的成功,走向自己的成熟,他把自己的事业优势建立在新科技、新模式、新能力之上,他发现新科技太有价值了,他亲眼见证了新科技改变世界,甚至他是和新科技一起改变世界的人。

    可是一旦到了35岁之后,他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并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之后,心态也会发生改变,他希望自己的成功基础是不会变化的。

    此时更新科技、更新模式、更新能力出现之后,会对他形成挑战,甚至把他成功的基石都毁了,他认为这是反人类的。

    5、邓宁-克鲁格效应

    “邓宁 - 克鲁格效应” 是一种认知偏差,是指自我评估的偏差程度跟能力密切相关:是越没能力的人,反而越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那些真正水平高的人,反而还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越进步的人越虚心,越落后的人越骄傲。一个人知道的越多,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还很多,这是因为人的认知很像一座冰山,已知的像冰山之上可见的部分,未知如同下面不可见的部分,而可见部分越大,不可见的部分就更大。反而,一个人越无知,就越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容易迷之自信。

    邓宁-克鲁格效应

    6、所罗门悖论

    古代犹太王国的国王所罗门,特别擅长给别人提建议,能很好的解答别人的疑惑和解决别人的问题。在当时甚至流行这句话:如果你有什么疑难,那就去问所罗门,他就能告诉你该怎么办。

    于是,有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专程跑来找所罗门寻求建议和帮助。所罗门真是智者中的典范啊!他说的话那都是一套一套的,十分的理性充满着智慧,他给出的建议总是行之有效。

    但是——如果我们去细细了解过所罗门他的私生活,我们会发现他有着许多错误甚至愚蠢的决定。他放纵感情娶了许多美人,这为所罗门晚年产生了很多宫斗政治问题埋下了隐患;贪图钱财还爱向别人炫耀,这为后来以色列遭受侵略埋下隐患。他仅有一个儿子,却没有去好好的教育培养,以至于所罗门死后,他那唯一的儿子成了一个暴君。

    这就是“知易行难”,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个人的理论决策水平和实操决策水平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终极目的。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让自己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多学习、多实践,还要时时刻刻保持谦逊,注意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等。

    三、洞察

    1、何为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是近年来谈论较多的一个词,有的是因为某些企业疫情以来良好的业绩洗白了多年以来的质疑而自夸的,有的是因为媒体为了吸引注意力而人为制造热的,有的是因为人云亦云而不知所云的。长期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明显,从字面上看,长期主义在赞美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不懈精神。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坚持”本身就到处宣称自己是长期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坚持的对象:一件特殊的事情或者一个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坚持的越久,犯的错误久越多,损失也就越大,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着眼长远,而非当下。当我们把观察问题的视角拉长,就会排除短期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变得前所未有的多,当我们把视角放在当下时,就难免前怕狼后怕虎,但如果站在未来,10年、20年后看现在,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是确定的,其中之一便是人类社会的数字化是确定无疑的,中国的不断崛起是确定无疑的,技术的力量越来越重要也是确定无疑的。

    着眼长远,站在未来,俯瞰当下,找出一件确定无疑的事情,坚持下去,便是长期主义的核心价值。如果还要增加长期主义的价值,不妨再仔细思考一下,当时间足够长,事情足够难时,为了更好的坚持下去,我们还应该怎么办?

    我觉得,应该先找出关键问题,然后将有限资源全部投入到关键问题上,最后待关键问题一旦解决,之后就会势如破竹。比如,英国国家自行车队教练戴夫·布雷斯福德在2003年,提出了著名的“边际增益理论”:把骑自行车有关的环节拆解,把每个分解出来的部分都改进1%,汇总起来之后,整体就会得到显著提高。比如,他们会用酒精擦轮胎,以获得更好的抓地力;他们给每个队员配备专门的枕头和床垫,让队员在出差的酒店里可以快速入睡;他们甚至把卡车内涂抹成白色,说是便于发现灰尘,这些灰尘会降低调教过的自行车性能……将这一系列1%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10年,造就了英国国家自信车队前所未有的历史荣誉。北京奥运会期间,英国车手卷走了60%的金牌;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英国队在自家门口打破了9个奥运会记录,7个世界记录;在2012-2017年年间,英国车手在6年里居然拿到了5次“环法”冠军。这就是长期主义,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做关键而具体的事情。

    戴夫·布雷斯福德

    2、到底什么是产品?

    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产品,比如一支铅笔、一辆车、一个APP,但产品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产品是用户难题的一个解决方案。一个产品肯定满足了至少一个用户需求,比如一支铅笔为了记录所见所得、所思所感,一辆车为了满足人们出行,一个APP可以解决某个问题,比如查询信息、购物、社交沟通等。当然,还有一些产品解决了不止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产品必须要有明确的边界,要有所节制,否则就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去扩张、破圈,最终看似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实际上都没有解决得很好,直至庸碌无为。改革开放后不久,很多民营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他们开始膨胀,丧失了原有的边界,或者他们本来就没有边界,在一个领域还没有站稳脚跟,就涉猎更多领域,搞所谓的多元化经营。可是,没过多久,这些企业就丧失了生命力,终成败局。

    那如何做一个产品呢?就一个问题,圈定一个明确的边界,解决它。

    以罗振宇的做法,用策展思维:不要多,而要少,不是冲破边界,而是主动塑造边界,设计一个产品,保持谦逊和节制,解决用户难题。具体而言,有五个步骤:

    ① 选择片段: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模糊又无边的领域;
    ② 塑造感受:就是展开相关问题,把抽象概念展开成感性材料;
    ③ 设计流程:在时间上,设计一个接一个具体并可感知的步骤;
    ④ 明确边界:或时间上,或空间上,有限解决,过完继续循环;
    ⑤ 赋予意义:产生意义情景,获得用户认同,并最终号召行动。

    通过上述五个步骤,就有可能做出一个好产品。比如“过年”这个特殊的产品,就符合此五条:

    ① 在一年365天中,选出一天,作为节日。这是片段选择。
    ② 必须把过年这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可以感知的素材。比如中国结、灯笼、鞭炮、灶王爷、饺子、年糕、难忘今宵。
    ③ 必须有一个流程,让人可以经历、跟随、期待。从腊月小年开始,一直到元宵节落幕。
    ④ 必须有边界。空间上,在家里或者在集体中才算过年。在时间上,它必须是要消失的。
    ⑤ 意义:大团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0 碎片阅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ie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