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赵培山:  耜的发展简史

赵培山:  耜的发展简史

作者: 太昊_0301 | 来源:发表于2022-12-02 07:02 被阅读0次

     

发现了一座距今6500余年的上古遗址——田螺山遗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专门用牛的肩胛骨仿制了一批骨耜,亲自使用挖土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骨耜对当时的农业生产作用很大,实验证实骨耜与如今铁锹类工具的效率相差不太大。

由此也就解开了田螺山农业发达的原因之一,即田螺山先民使用高科技产品——骨耜,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相比璀璨的玉器、神秘的刻符、精美的陶器等等,不太起眼的骨耜,代表着中华文明改造大自然的能力,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显然更大。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耜”这种工具,可能就不会有发达的农业,不会出现人口增长,就没有剩余粮食供人们研究艺术,就难有良渚水利工程与大禹治水等。因此,骨耜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发明,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考古专家确认,这些骨器就是史书记载上的农业工具——“耜”(sì),从造型上看类似于现代的锨和铲。

根据史书记载,“耜”本义为古代农具名,原始翻土农具耒耜下端的主要铲土部件,装在犁上,形似如今的铁锹和铧,用以翻土。但在耜的材质上,《易经》等记载古人“斵(zhuó)木为耜”,后来才出现金属耜,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骨耜,无疑填补了“耜”的演化空白,即古代“耜”的演化是骨——木——青铜——铁。

需要说明的是,牛的肩胛骨,形状与铲子类似,古人或无意中发现牛肩胛骨可以掘土,故而将其加工、打孔,作为专门的掘土工具,但在史前社会来说,这种工具无疑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

骨耜(6500前)——木耜(周易3500前)——铜耜(先秦2500前)——铁耜(——当今前)。


相关文章

  • 赵培山:  耜的发展简史

    发现了一座距今6500余年的上古遗址——田螺山遗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专门用牛的肩胛骨仿制...

  • 赵培山:赵培善的名片

    一位合格的全方位服务咨询专家 在大易论坛做过超级版主,元亨利贞,周易天地等易学论坛做过版主,同时拥有自然科学研究员...

  • 赵培山:世界文明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

  • 赵培山:坤乾绝学

    每一个时空的巨变,都孕育着最强大的机会和趋势,时空创造趋势,趋势创造机会,机会创造人生! 每一个高手都能够感知宇宙...

  • 赵培山:住在省长楼下

    住在省长楼下(1999年于哈尔滨香坊) 赵培山初入职场管理372 次浏览 人,活着,为了什么?仔细想一想,为的是一...

  • 赵培山:本然与恰好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世间最好的事物,往往并不起眼,但却能越看越顺...

  • 赵培山:坤乾绝学

    坤乾绝学 与时俱进显坤乾, 周易系数记心间。 数理系辞诠易学, 大道至简易数圈...

  • 赵培山:《坤乾门》

    (代序) 一真大士蜗居闹市,多年以淡然之心,桔寂世事,未尝动容。顷读先生《实用坤乾易》三卷,不禁惊之,喜之,拊掌而...

  • 赵培山:易学之美

    我们每个人,不论身份、国籍,都能培养起对易学的情感,都能和易学建立起超乎想象的关联,都能看到彼此的多样性。改变自己...

  • 赵培山:孔夫子的谥号

    2022-09-09 07:30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培山:  耜的发展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le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