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兴福寺中的鸠盘荼像(右)和毕婆迦罗像(即摩睺罗伽,左)鸠盘荼
鸠盘荼(梵语:kumbhāṇḍa,巴利语:kumbhaṇḍa),又译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鸠满拿、倶满拿ná等,是佛教认为的一种啖人精气维生的鬼(另一种啖精气鬼为毗舍遮),又译作厌魅鬼、厌眉鬼、瓮形鬼、冬瓜鬼。
佛教中
鸠盘荼和薜荔多(饿鬼),都是南方增长天王之所领之鬼,是饿鬼道中的多财鬼。鸠盘荼鬼有大力,能疾行,有变化神通。
《圆觉经》曰:「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大乘佛教经典中,有时并举鸠盘荼和夜叉,说明两者并非同一种族。而藏传佛教噶举派则认为,鸠盘荼在天龙八部中属夜叉,在密教中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院南方。
《药师经》举出的「十二药叉神将」中有一名大将名为金毗罗(或译为宫毗罗,Kumbhīra,义为鳄鱼)即是鸠盘荼鬼族。
《大智度论》说转生到鸠盘荼的业因为前世做宰官时剥削人民,索求钱财,但又将钱财作布施之用。
鸠盘荼外貌丑陋,在唐朝被人用作比喻老丑的妇人。
《慧苑音义》指,鸠盘荼即指「阴囊」(梵语词根-aṇḍa即为阴囊),因这种鬼的下身状如冬瓜、如瓮,行走时要置于肩上,坐下时则盘据在身前,故名鸠盘荼鬼;后世觉得猥亵而不便直言阴囊,故称冬瓜鬼、瓮形鬼。由于阴囊硕大的性欲暗示,鸠盘荼亦为鬼压床的象征,传说鸠盘荼常压迫睡梦中的人类,或在人类交合时吸食人的精气,故又称为厌魅鬼。
噶举派认为,鸠盘荼是大海中一种似人的鬼怪,头上生有各种动物的头,肘部、膝盖和耳轮都长有头发一般的肉质丝条。有时也作马头,持鼓,或和紧那罗混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