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读书每天写1000字
《定位》阅读,第三章

《定位》阅读,第三章

作者: 绿皮河马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2:49 被阅读38次
定位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背景与市场环境,信息爆炸,致使心智资源匮乏,受众接受我们所传达信息的几率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信息被当做无用的垃圾,遭到拒绝与躲避。那么应该怎样来传递信息呢?怎样使得自己的产品更容易被接受?如何成功地走进消费者的心智,从而让消费者接受我们,特劳特前辈提出以下观点。

1.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在书中,提出了许多鲜活的例子,你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个吗?对,你知道,是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可是第二高峰是哪个呢,大多数人就开始犹豫了。成为第一。再贴近一点儿,你吃一块儿蛋糕,好不好吃,很多时候第一口的感受会主宰整个评判结果。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经常会起到十分强大的作用。文中提到“印刻印象”,刚出生的小鸭即使只看一眼它的妈妈,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象,把它放在一群母鸭当中,小鸭子也会立马认出它的妈妈。

成为第一,简而言之就是先入为主,我们无法阻止其他的信息大肆传播,但是我们却可以先于其他产品,在消费者的心智未被占据时,寻找自己的一块地盘。成为第一,是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捷径。

2.  但是第一只有一个,怎样才能解决第二这默默无闻的尴尬呢?

如果没有成为第一个,该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定位呢?截取文中的一段解释,达蒙.鲁尼恩说:“竞赛并非总是跑的最快的得第一,战斗也不一定最强的得胜,然而这确是下赌注的方式。”在心智赛中,胜利还需要进入潜在顾客心智的第一人。

消费者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所以市场可以一直一直地细分下去,你的产品无法成为凉茶的开创者,但是却可以成为第一个抗上火的凉茶,你的产品不能成为第一个出现的保健品,但是却可以是成为第一个可以当做礼品的保健品。

第一的定位是没有止境的,但是真正能够占据主流的市场依旧是最先的进入的,真正能够反超的很少。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寻找自己能够成为第一的领域。

3. 了解市场的变化历程。

20世纪50年代,处于产品时代,就是卖方市场,商家生产什么,买家就买什么,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所以产品不愁卖。只管大批量生产就好。当时的广告只需要关注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利益点,商品就会有市场。此时的主张主要是劳斯.瑞夫斯的“独特的销售主张”理论。

但随着大批的模仿者的进入,独特的销售主张渐渐地失去了效力,供给变得多了起来,模仿者使得市场变得多样起来,同时也进来许多劣质的产品。此时的产品如何取胜呢?于是进入了新的时代,“形象时代”。以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为代表,主张产品和企业应该注重形象,形象的建立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

但竞争日益加剧,于是新的理论应运而生,就是本书的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消费者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20世纪70年代,广告界开始兴起了定位理论,进入了战略时代。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定位》阅读,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no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