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谈今人与古诗》  文/正在进行中

《也谈今人与古诗》  文/正在进行中

作者: 正在进行中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03:12 被阅读85次

如果你不喜欢格律诗词,不知道什么是平仄或者不想知道什么是平仄,就此打住,不要浪费时间往下读了。这篇短文不是写给你看的。

古诗的种类很多,如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等等。今天,我只讨论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唐代以来的主要诗体。

这篇短文我本来不打算写,因为不该我写,我没有资格。我在格律诗词面前还是个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勉强拿起笔来,心里忐忑惶恐。尽管如此,还要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在此大言不惭一番是因为受人激将,一位文学造诣颇高的朋友的一番宏论,使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位朋友的高论大意是,古人早以将格律诗推到了极致,现代人功力不够就不要写格律诗、不要糟践诗词了。鲁迅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这位朋友便是将鲁迅这种说法更进一步发扬光大。

有一个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一天来到黄鹤楼,看到眼前的美景诗兴大发,刚要提笔作诗,突然看见楼上已有崔颢所作《黄鹤楼》一诗,钦佩之余自,知无法超越而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撂笔而去。

据说启功和赵朴初到了江苏是绝不写字的,因为有林散之在,比不过人家便知自重。

我那位朋友大概受此影响,学着古人与大师们的榜样,对于格律诗只欣赏不写作。

朋友,千万不要被古人与大师们迷惑了。李白不在黄鹤楼作诗,转脸就在别处写诗吟诗。启、赵不在江苏写字,却在其他众多的省市自治区尽情挥毫。

其实,对于今人要不要写格律诗,从五四运动以降一直争论不断(文革时断了十年)。五四运动倡导新文化,以写新诗为时尚,后来发展成现代诗自由诗。新体诗也好,自由诗也好,无非发展出一种新的文艺形式。就像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一样。元曲不能取代宋词。宋词不能取代唐诗。又有谁说现代的自由诗可以取代格律诗?恐怕并无一人。

如果说格律诗写的不如古人就不要写,写了便是有辱诗词,以此类推,那么书法有王羲之,已使书法艺术登峰造极,后人再写,岂不是有辱书法?京剧有梅兰芳,谁还能再唱京剧?再唱岂不是有辱京剧!国画、中医、武术等等所有中华文化艺术莫不如此。若是依了此等理论,莫说是弘扬光大中华文化艺术,就是承传都是问题。

李白之与崔颢,启、赵之与林散之,表现出的是文人间的惺惺相惜,敬重谦逊而不与其争辉。如果我们一般人也是抱着“不与其争辉”的态度而不去写格律诗,则未免惹笑了。

有一部分人嘴上不说反对格律诗,也时不时写些五言、七言的押韵诗,高兴时颔联和颈联还讲讲对仗。但我之所以把这些诗称作“押韵诗”而不是格律诗,是因为这些诗不讲平仄,成了四不像。这种诗只能看不能读,读起来惨不忍睹。把诗写成这样,有点像让刘姥姥葬花,说的严重些,恐怕有辱诗词了。

格律诗有一定的格式与规则。尊重格律诗就要尊重其形式与规则。如果破坏了她的形式与规则,那还叫尊重她吗?如果你不想被格律诗的形式与规则约束,那你大可以写写现代诗、自由诗。

格律诗是一门艺术。当然不是人人都要写格律诗,就像不是人人都要弹钢琴、画国画一样。但如果你热爱她,如果你时不时写一些五言、七言的“押韵诗”,那就请你再花些时间、下些功夫,不要犯懒,不要怕难。掌握了格律诗的规则与平仄之后,你会更好地欣赏古诗,也会写出不一样的诗,说不定会有一两首出类拔萃,为人传咏称道。

其实,我们多数人写出的诗注定是平庸的、低水平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乐在其中,文字的千变万化,音韵的高低起伏,想象的天马行空,感情的绚丽多彩,上与古人神交,下吐内心情怀,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有格律诗这般唯美精深,而且,只有我们中文能有如此精致的独一无二、恒古不朽的诗词形式。

同学们,我们有幸为中国人,我们有幸识得汉字,有幸知道平仄,有幸接触格律诗,这么美妙的文化果实,如果你不亲自品尝,此生错过,岂非一大憾事!

格律诗是伟大的中华文化艺术中的一朵璀璨的花朵,请让她保持活力、永不枯萎。千万不要让格律诗变成出土文物!

相关文章

  • 《也谈今人与古诗》  文/正在进行中

    如果你不喜欢格律诗词,不知道什么是平仄或者不想知道什么是平仄,就此打住,不要浪费时间往下读了。这篇短文不是写给你看...

  • 也谈今人写古诗

    适早,朋友圈中有初中同学,现为人师者发布平仄韵律颇为考究的古诗,擅发了几句评论,有感而发,非诋毁同窗,实为自己的一...

  • 谈生意与写诗

    谈生意与写诗 文/黄影 谈生意与一个人谈 与一群人谈,多半完 写诗与很多人谈 今人古人,在面前 它...

  • 文企精采 叮咚!您的运动场地安排上了!

    “全民健身热潮”正在进行中 在国家的倡导下 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 而如今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与公共体育设...

  • 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相思

    读古诗,识古人,赏古趣,但未必会陷入古人情怀。因为今人情淡,古诗、古趣想打动今人也难。但有些古诗漾溢着乡愁,对一世...

  • 今人写古诗

    前言,如今自媒体如此发达,对于一个文字爱好者,古人智慧的热衷者,不将所作推到前台,实在显得太过隐逸孤立了。要知道,...

  • 古风新作(一)

    喜欢古风,喜欢古诗词的凝练与精美,如今,今人写古诗词者精品甚少,阅读者,共鸣者寥寥无几,时代在进步,继承古风风格,...

  • 《也论成功之不可复制》文/正在进行中

    我有一个陈年老友,有一肚子风花雪月、月落乌啼的墨水,很受一些国家级出版社和中国作家协会专刊美眉大编的青睐(他说与他...

  • 《行车记事》 文/正在进行中

    女儿女婿度假,让我们老两口作baby sitter,照看外孙和外孙女。老人疼隔代,我们也不例外。平时女儿不让我们照...

  • 长期快乐 / 文 / 正在进行中

    刚刚看完抖音上“丢丢在香港”的节目:《获得长期快乐》,深有同感,举四手赞成(贤内助内助了两支手)。丢丢的视频我每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谈今人与古诗》  文/正在进行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og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