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在人群之中寻觅到你,就彷佛在海边抓起所有的沙粒,急于发现你的踪迹。如果不能如愿,但愿还有来生。
我承认我对你有一点动心,我也承认我对你一直都不死心,只是遇到了你我就开心的像个孩子。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我对你的爱恋?
自从那次见了你之后,我的灵魂好像被你摄去了一半。
你的影子占据了我每一个记忆,你能理解我的一片痴心吗?
多想和你有一个长久的未来,陪你走完这一生。让所有人祝福我们,彼此温暖,互不辜负。
纵使你白发苍苍,还是你最可爱。就算满脸皱纹,还是你依然美丽。就算得了老年痴呆,我仍会记得,你终究是我的最爱。
轮回了多少个世纪,我们才相遇。积攒了多少姻缘,我们才相恋。
亲爱的有你真好,让我们甜蜜相爱,幸福相守到老。
一:大龄女人找不到心仪的对象,那结婚还有意义吗?
大龄女性经常的口头禅就是:找不到优质男就不嫁了,不将就,一辈子不结婚也没什么?
乡下几十个年轻小伙子排队相亲一个离异女人,好不容易百里挑一卷赢了,还得给几十万的彩礼。
其实,将范围限定在乡下,本身就相对不具有代表性。
因为中国城镇化率非常高,相对来说乡下成为了特殊的群体。而且年轻的小伙子们都会离开家乡,到城市里找对象,不会回到家乡。
比较有意思的是,东北这边的农村小伙子反而是最先结婚的群体,剩下的都是城市中奋斗的青年。
男性其实不是很想结婚了,因为现在婚前在一起太容易了,欲望被提前发泄了。欲望与婚姻不再绑定,那么就不会选择婚姻。
现在的婚姻仅仅是为了生孩子,那么有可能会出现生了孩子,就离婚的事件越来越多。
我突然想到了刘佳说的冠姓权的问题,这个挺有意思的。其实男性是被姓氏和宗族观念裹挟的,才有了姓氏。
女性就可以让男性心甘情愿地去奉献,如果女权拿走,你猜猜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其实我们的明天可以参照韩国的今天,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认为自己不一样的傲慢。
这是不一样的侥幸,可是每次都跑不掉,而且我们的趋势甚至来得更快。
当经济上行时,一个女人的生活成本是极低的,会有很多男人承包她们的生活和上下班,还有购物和吃饭。
甚至,连房租都会有人承担。此时女人有剩余去消费,从而获得更高的舆论地位。
二:大龄女人找不到对象,和经济能力有关系吗?
但当经济下行时,这些照顾将不再出现。单纯看收入,男性平均收入是高于女性的。储蓄能力与收入不成正比,但正相关。因为我们有固定消费,这些消费就是我以上说的那几个?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男性构建自己的消费体系。缩减对女性的消费,地位提高。极低的结婚意愿,也带来了极低的出生率。
女人想要获得额外的消费能力,就要想办法合法地获得他人的收入。
第一个办法就是找人结婚,另一个则是创业途径。但长期看来,女人想结婚就要慢慢降低标准。我们的世界是动态的,但慢慢的就会达到平衡和饱和。
但经济能力是话语权,选择权的起源。
男性先意识到了这一点,包括理性女性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争夺权利以及职业地位,这些人慢慢失去婚姻的意愿,转而优先积累资本。
三:看似现在女权闹得欢,可是为什么闹呢?
得不到不闹怎么办?
这不会持续太久了,因为一旦经济差距达到一定程度,闹就没有用了。
反观道德感责任感,一直是中国男孩子的家教。从一年级开始,男生就必须恪守规矩,而女性就会获得豁免。
此外暴力在人格形成初期,基本是针对男性的。比如父亲的大嘴巴子,基本只会针对男孩,而女孩则会被豁免。
人的训练,其实和小动物相似,就是训和练。缺少这一步,就缺少对规则的遵守意识。
如果中国男人彻底抛弃道德底线,男性应该更不想结婚才对。如果不结婚就能得到稳定的后代,那么男性还懒得结婚,抛弃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他们瞬间就轻松了,还能继续出去赚钱。
因为没有法律约束,但有问题的是一旦这种思潮成为主流,那么社会上会有很多孩子找不到爸爸。
今日话题:
为何很多大龄女人在不将就中徘徊不定,还觉得不结婚也没有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