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论语》
1.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例和确诊病例痊愈出院,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疫”终于初见曙光。相信很快我们就能从这场阴霾中挣脱出去,尽情呼吸外面的空气了。
在攻克“新型冠状病毒”的艰难任务上,如果问哪个群体做出的贡献(或者说牺牲)最大,“医护人员”必有姓名。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给予他们适当的补偿,都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湖北官方的一条惠及政策,却骤然引起了众怒——
“为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倾斜,2020 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有关市州可在其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 10 分。”
这条新闻下面的留言板,满满的都是嘲讽和质疑声:
“可以,但没必要。”
“那吃野味家庭的孩子是不是应该扣十分?”
“只加十分哪够啊,我看要不直接保送得了。”
我的观点很明确——强烈反对,毫无二话。
理由也非常简单,审核的标准太模糊了。
如何判定谁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后勤算不算?医疗器械的配送人员算不算?判定的资质如何审核?参与了一周当然算一线工作者,三天呢,一天呢?参与工作一周和一天得到的“福利”是一样的,这公平吗?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怼,“他们都是一线医务工作者,都很伟大。没必要抠细节拼贡献高低。”
我就呵呵了。
非要这么说的话,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报道的记者,日夜连轴转为全国人民生产口罩的工人,不求工资奔赴现场建造“雷神山”的农民工,他们不辛苦吗?不高尚吗?不值得被嘉奖吗?
惠及的政策不求“雨露均沾”,但求至少别寒了其他做出贡献人的心。
假设奔赴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2000人好了,试问符合这条奖励标准的能有几人?
首先,你得有子女(而医生们又是高龄生育的典型代表)。其次,你的子女还得参加2020年的中考。
归根结底,这就是种“一刀切”的懒政。它唯一的好处,就是操作容易,成本低廉。
一个以奖励医护人员为初衷的规则,却造成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不合理分配。何其讽刺也?
2.
我觉得这条政策最“荒诞”的地方,是甲做了贡献,却让甲的孩子享受福利。
想想也挺好笑的,我爸见义勇为,单位把道德标兵颁给我?这什么逻辑?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驳说,不对,西门君,湖北zf肯定会奖励一线医务工作者本人的。现在有争议的问题是,在此基础上,是否还应该惠及他们的子女?
我觉得duck不必。
第一,这本来就是成年人的功劳。“谁贡献,谁领奖。”这么简单的道理,何必搞的这么复杂。
其次,“医护人员子女加分”意味着其他非医护人员子女相对的减分。人家本来学习就受到疫情的极大冲击,还被这么一折腾,公平么?
退一步说,就算孩子忍了,他们的父母也忍不了。
牺牲多数人的利益,去成全少数人的利益。埋下的社会隐患有多严重,不言而喻。
最后,姑且当做是我的“阴谋论”吧——如果该政策被大力推广,会不会以后灾难来袭的时候,适考的孩子会“逼”他们的父母奔赴一线?
细思恐极。
3.
尽管今天特意写了文章质疑这条政策,但我相信湖北zf的初衷是好的。这点毋容置疑。
其实这事吧,真没那么复杂。
奖励是肯定要的——别整虚的,发钱最实在。也别不分青红皂白发一样的钱,而是根据奔赴现场的日期分发。多劳者多得,记得设一个上限即可。
诚然,也许有人会觉得此举不妥。就像我一位微博网友说的那样:“用物质去奖励一线工作者,其实是对他们的一种羞辱。毕竟他们的无私奉献,并不是为了钱。”
有道理吗?有。但过于上纲上线了。
这一季《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叫做《好人做好事,该不该给他们发红包?》,其中一位辩手梁秋阳说的话深得我心:
“红包不是经济的补偿,它是以经济补偿的形式,向好人发了一张奖状。”
“好人有好报”这句俗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这个“报”从以前的福报,慢慢也拓展为还有“报偿”的含义。这毫无疑问是社会的进步,是好人的福音。
问题是,好人得到的好报,是否应该以牺牲广大普通人的利益为前提?
我觉得不应该,也没必要。
律师届一直有句广为流传的箴言:“正义不但应该被彰显,而且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彰显。”
同样的道理,“公平不但应该被彰显,而且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彰显。”
一碗水只有端平了,才对得起那些翻山越岭挑水回来的人。不是么?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公 众 号《西门君不吐槽》。关注我,毒鸡汤管够。商务合作请私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