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堂笔记大学生活
我为什么喜欢嚣张的老师

我为什么喜欢嚣张的老师

作者: 阿衡是个女孩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22:00 被阅读11次
    我为什么喜欢嚣张的老师

    汗颜!其实已经上过三次课了,一直拖到现在才第一记。今日是今日毕,是很难呢。

    我是很喜欢这堂课的老师的,暂且管他叫徐总。他虽说有些秃顶,目光却犀利得很,隔着厚厚的眼镜都挡不住他眼里的嚣张气焰。

    我是害怕和他对视的,总感觉自己一切肤浅的因子都被放在了台面上,任人打量。

    他看上去得一米八往上,高高瘦瘦的,有种剑道宗师的感觉——他喜欢穿印着两三个中国字的看上去很有质感的黑T。

    三次课下来,他的秃顶倒真的没再注意过。想起这个人,最先闪过的就是他犀利的眼睛,以及那句

    “我就是这样,提出一个观点,我会尽力证明它是对的。当我发现他是错的的时候,我会比谁都先承认我的观点是错的,不服气欢迎来反驳我……哈哈,我就是一个刻薄的人。”

    从三堂课中提取了几点大概是:

    一、两个观点

    二、一种教学方法并举了三个例子

    三、考试题目怎么有意思的讲

    四、《雨霖铃》评课

    五、问题解答

    六、发展建议

    七、我的实施计划

    一、两个观点——内功论、自爬山顶法

    1、理论——内功论

    上课的技巧是次要的,不管你是满堂灌也好,小组教学也好,只要能把你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展现给学生看,指导他们去解决问题,就都是可以的。

    他师兄以及他自己没有学过半点教学类的知识,照样一步步从底层爬上来。依托的就是自己的文本细读能力、扎实的语文素养以及自己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只要底气足,在大城市一定会脱颖而出。

    2、方法论——自爬山顶

    老师教一篇课文前,首先得自己不借助教科书把课文看了,你哪里有问题,学生很可能也会有问题,向他展示你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老师如果不自己真真正正去经历一遍阅读过程,直接去看教参,那无疑是空降到山顶,然后再去指导孩子爬山,你有那资格吗?

    这也是为什么公开课老师不太敢交流的原因,徐总的上课方式就是随着学生的问题解答,所以别的老师根本无法copy,这也要求对文本足够理解。

    平时就要锻炼自己裸读的能力,锻炼自己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我觉得自己之前就是这样,先看阅读答案,再以答案为出发点去讲课,确实不应该。

    3、另,他说一些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进棺材了。

    这些教学方法怎么来的,来自于自己的中学老师,他们的又是从他们的中学老师那袭下来的,那不是好进棺材了么。

    于漪老师年龄很大了,但设计的教案依然很前沿,而有的年轻老师踏上棺材的那一刻就可以进棺材了。

    我为什么喜欢嚣张的老师

    二、比较阅读

    徐总的观点:所有的阅读从本质说都是比较阅读,操千曲而后晓声。

    (一)、《春晓》怎么讲——古诗原文与白话文的比较

    1、我的想法:A、解释大意B、通过想象画面感去感受C、根据背景解决孟浩然为什么早早起来、为什么留意落花这两个问题。

    来自徐老师的反驳:A、画面感没有,全程都是听觉和想象。B、如果我们不了解生平它仍是一首好诗,为什么要去研究生平呢?

    2、他的方法:用白话准确、不添加不改变意思的翻译。原诗和白话文的比较,其中差异处就是教学内容的生成之处。

    如不能补上“我”,因为一首好诗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作者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加给别人,好诗是多意模糊的。

    不能说“睡得很舒服”,原文里没有。

    晓是四五点钟,不是普通的早晨。

    那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呢?

    通过原文和白话文的比较,认识到这是一首好诗?

    (二)、《山暝秋居》——律诗与绝句的比较

    1、教学过程:

    A、写出这首诗的5个特点(清新、闲适、意象组合、动静结合、田园)

    B、如何看出?例如 如何看出清新?要求:不要套话,要具体。

    可以和别人的诗进行比较,如“海上生明月”就没那么清新,得出是意象的组合。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改为“浣女归而竹喧”行不行?

    不行,因为在空山新雨后的环境中,先听到声音“竹喧”,才看到的形象“浣女归”。

    D、“君家何处住,妻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竹喧归浣女”下一句加浣女说的话行吗?or“莲动下渔舟”下一句加“低头弄莲子”,采莲女的美貌行吗?

    L同学说:因为要留想象的空间。

    来自徐总的反驳:“君家何处住”句你们说具体形象好,生动细腻;这里又说不具体写好,留想象空间,回答是挺有趣的。

    问题是你没有说为什么在这一首诗中“竹喧归浣女”后不加具体喧哗何好,不要敷衍我。

    经分析:

    a、声音不能写得太响,会打破这首诗的宁静;

    b、律诗与绝句的文体所决定。

    绝句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片段上,近距离看属于花鸟画,片段具体形象描写比较好;律诗的注意力不是放在一个片段上,而是平均分散在两句上,是远距离看就像山水画,是散点。

    绝句有口语,律诗不用口语。

    律诗的结构前两句点题,当中几句展开,后两句抒情。结构比较严谨,有对仗句,注意力平均分布。

    律诗上下两联有反差感,在一到两联中将世界分为二元对立,凸显张力。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上一下。

    (三)、补对联——学生补的与原文比较(删补字、句都属于这一类)

    1、教学过程:

    A、学生补“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上一联。

    B、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哪个好,哪个不好。

    C、对比作者,明白作者那么写的好。

    2、分析

    我的回答:花间晨露一壶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A、为什么酒比梦好?因为律诗的特点,反差感。

    B、“花间晨露"为什么好?在情感上与“江湖夜雨”形成反差

    C、江湖与桃李的偏旁,意思上一个凄凉,一个欣欣向荣

    D、春风为什么比夜雨好?一天和一年的对比。

    (四)、《寒花葬志》——同作者不同篇目比较

    1、课堂展开

    《项脊轩志》想必每个人都读过,我以前就一直很好奇,一些老师是怎么讲这篇课文时把自己讲的热泪盈眶,于是就从这感人的爱情出发,去寻找依据,其实这就有点空降的嫌疑了。

    所以在老师呈现《寒花葬志》,问写寒花为什么要加上几句对妻子的描写时,我自信满满起来回答:“因为越是深刻的感情越是不敢触碰,所以只能通过写寒花来稍微触碰一下。”

    老师反问:“那为什么《项脊轩志》时又写了那么多对妻子的描写?”我没有反驳过他,所以坐下了。

    他又追问:“为什么只选了寒花的这两个动作来写?为什么不写寒花的相貌?为什么写这样一个事件?”

    有同学说:“那是因为寒花很可爱,很有童真。”

    老师:“你如果觉得一个人可爱,你会挑一个你要吃东西,她不给你的情景写吗?”

    这样几番问答下来,竟得出了一个看起来很荒唐的答案:因为归有光对寒花有好感。

    2、分析

    A、从感情上,女人在拒绝男人时最有魅力,所以归有光记住了这个事件。

    B、从文体上,诗和散文中,通常要展示正面形象。散文的文体决定了它的内容是:我是一个非常正儿八经的人。

    词就不会这样,如朱彝尊与妻妹的故事,“其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人家让他删,他就是不删。

    其实说得就是归有光这种矛盾的心情,喜欢寒花,但又要正儿八经,所以拿出妻子来当挡箭牌。如果这篇课文上的话,徐总的教学目标就是——体会归有光的喜爱但节制。

    3、启发

    A、比较时要注意比较文体。选什么诗体,现代人自由选,古代人一看场合、二看心情。如唐代考试必须写律诗,就是看场合。

    思考:《鹿寨》和《山居秋暝》同是王维写的,为什么一个是绝句一个是律诗?看心情吗?绝句和律诗区别?

    B、讲课要深入浅出,自己备课要求其深,要知道文本细读可以深到什么程度,在教学时要深中提浅。如果学生的水平低一些就疏通文章,重要的是他在原有的程度上提升了多少,而不是他的表现如何。

    C、面面俱到的教,学生能学到什么?有实验证明,并没有学到多少。文言文逐句翻译学习效率最低下。为什么教的越多,学生学到的越少呢?

    三、把考试题目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

    1、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在教学时可以设计成教学过程,不要光讲“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这样的套路。

    可以这样:A、如果把这句话抽掉会怎样?B、让学生自己在中间加一句,评价,最后对比作者的,进而说出作用。

    2、找题眼题

    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让学生填.

    我填的“泉声临危石,日色慕青松”,感情太多。

    这话很宁静,不能容纳太多声响、感情、色彩。所以,我的不好,有的同学写泉声激危石也不好,有人写日色泼青松也不好,因为古诗中几乎不用“泼”等等。

    老师挨个说我们填的字哪个不好,这真的需要老师的能力。

    教师要可以判断学生的回答对与错,鉴别学生的回答,以学生的回答为基础,说服学生,学生不接受可以反驳老师,只要能说服老师。

    3、字词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怎么讲?自己查、同学交流、问我 ,做到开口最少。

    四、评课《雨霖铃》——重要的是学生发展了多少,而不是他这节课表现的怎么样

    老师给我们看了《让学习成为享受——<雨霖铃>》这篇评课,并批判了它……有几点:

    1、如果以情境导入要注意周边环境,必要时要创造环境.

    2、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答得非常好,这个问题就过去了。问答要多回合进行,而不是单向,哪里不足指出来,告诉他怎么表达才到位;哪里好,需要大家记录下来,或进一步讨论。

    公开课老师一般不敢这样,其实语文老师多少有些自卑的。

    如果被学生问住了怎么办。就顺着他的思路,然后会出现什么问题。不断锻炼,冷场会越来越少,这就是经验的积累。

    3、用表格划结构会不会破坏诗歌的美感

    4、知人论世,此诗有没有必要。

    什么时候放背景?第一当你以为你很懂了或者还不懂的时候,放上背景恍然大悟就放,当然除了“近乡情更怯”那个。第二,不得不放的,如苏轼、司马迁。但尽量往后放,让学生先自己体会。不要被条框框住,根据具体的文本,自己去细读,然后决定。

    5、结尾处说豪放的比幽怨的好,狭隘了。

    我为什么喜欢嚣张的老师

    五、问题解答

    1、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60%;设计过程;技巧。

    2、背景什么时候讲?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煞风景,不讲;

    《报任安书》、苏轼、《红楼梦》肯定要讲,

    但不必要还是稍微往后放。

    具体文本,具体细读,具体决策。

    3、不教就可以应付考试,那教什么?

    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

    六、发展建议

    1、大量阅读,读名师的课堂实录or评课,并学着怎么评。推荐书目见九月读书

    2、听课√(以后一周去听一次课,做好记录,否则听研究生课会脱节,没有问题)

    3、教课(虽然当下我只有一个学生,也要好好对待,好好备课)

    4、掌握一门外语or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书法、古琴

    5、教师技能大赛

    七、我的实施计划

    1、发言讲话的能力。

    我发言的问题:声音小,没底气,层次感不强。“然后、 什么什么的”用得太多。平时注意着改!从“然后”开始,声音和条理学班里的同学,别人讲的时候帮他总结。

    2、实践

    认真对待,等考完试再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

    3、看书

    钱梦龙的、研究大系、王荣生的一两本、复旦一些出版书

    4、外语和技能

    无力啊,每天任务完不成就容易自暴自弃,韩语要捡起来,学学古琴、书法、篆刻就好了,可怎么实施呢。

    5、写教案,学贝贝,找视频。

    这是来上学第一个被记住名字的课堂,我想我这辈子都会记住“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花了五六个小时整理……

    但对于我喜欢的人,我愿意~

    让我们都嚣张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喜欢嚣张的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p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