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播放了12期的《主持人大赛》终于尘埃落定。也总结过一些心得,但都不成体系。为了向这难得的精品节目致敬,也为了记住观看大赛带来的收获,故做以下总结。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之所以追《主持人大赛》,是因为它可以帮自己圆一个高光的梦。学过演讲,做过讲师,也做过主持,我深知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意味着什么。曾经在读书会上遇到不少人说自己很自卑,但不知如何去克服。觉得自己是很灰涩的人,现实生活中不少。我曾经也是。
所以,第一个话题就是,如何认识自卑并超越自卑。其实,很长时间,自己也被自卑困扰。从小到大,二十几年,一直因是农村人而觉得低人一等,然后觉得自己的气质很土,总认为自己很不好。因为自卑所以自强。从初中开始,无论是学习还是特长,自己都努力做到最好。从高中到大学甚至到毕业后都是。因为努力,所以学会了很多才艺并也做的不错。但这并没有让自己从根本上摆脱自卑。
直到有一天,我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摆脱自卑呢?难道它不应该是一种需要你去接受它的真实存在吗?毕业后我带着这个问题看了不少书,然后得出这样的一个从自卑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根本方法,那就是完整地接纳自己,尤其是不完美的一部分。只有敢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才算得上真正无上的自信。而这也与每个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息息相关。可说这些与《主持人大赛》又有什么关系呢?别急。
向内,我们认识到了从自卑困境中解脱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真的解脱了。你还需要向外去验证。即使了悟了,你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固守。那么,向外如何做呢?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并做好。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众人面前大胆表达你的想法。很多人在公众场合一听到别人叫自己名字就害羞,而且在做自我介绍时心里发虚,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在众人面前表达自我就是锻炼你的自信心。
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每个选手第一句都是“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某某”。介绍自己的名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因为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在介绍自己名字的每一个字时都散发着能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崇拜。你在众人面前喊出自己的名字多了,慢慢地,你内心中那个以前从不认识的自己就觉醒了。原来,这个叫某某名字的人是自己啊。所以,在众人面前做自我介绍是一个唤醒自我意识的仪式。而在众人面前表达自我的想法则是深刻认识最优秀自己的绝佳机会。
一个人存在的基础是物质的肉体,而永恒的高贵则是思想的华美与深邃。台上的紧迫感让你精力高度集中,从而被迫用最得体的语言突围,而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你被自己的语言表达带入到了一个之前从未到过的领域,那就是真正自我被关押的地方。所以,台上表达是对真正自我的拯救。而这个拯救过程就是超越自卑实现自信的过程。
第二个话题,把人生当作一个不断学习并自我完善的过程。人人都想登台,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可现实中拥有这样机会的毕竟少之又少。所以,很多时候为了人生仅有的一次高光时刻,我们往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在主持人大赛舞台上,邹韵被称为大神,不是因为她最终获得金奖,而是因为她的确展示出了与其它选手相比更深厚的储备与更独到的见识。如果说在前两轮的比赛中,她的人气来自于她沉稳大气的台风与自带洋范儿的高大上,那么在最后与白影的辩论以及做“我是主持人”的演讲时的华丽表现则可以说是她平时储备的集中展示。无论白影说的如何声情并茂,邹韵总展现出一副理性、冷静、克制的姿态,抽丝剥茧、徐徐道来。
这种平静说理的功夫首先来自于做记者的思考沉淀,其次来自于平时读书学习的储备。在为了讲清楚“主持人言之有理更重要”时,她首先引用了梁晓声书中的一段话,其次又根据不同的主持人引用了不同的话。对撒贝宁引用莎翁的话,对董卿引用刘希夷的诗,一口气几个排比,全部是引经据典,从而形成了极大的语言气势,压过了白影。并且她在总结升华时,提升力和总结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从而和白影的辩论在技巧和内容上都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而在三分钟演讲时,邹韵说的更是沉稳有内容,先问自己的底气,最后归因为越努力越幸运。
最后的希望更是说的有高度、有格局,即希望成为一个开放的中国人,向世界展示平衡客观的中国。这又直接碾压了对手王嘉宁。所以,邹韵的金奖获得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如郭嘉宁在微博上调侃的,我早就认识你,金奖获得者,只不过没有提前向你剧透。在百度上可以搜到她同事采访她的视频。她说了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读书。所以,邹韵的成功告诉了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这一点,在作为评委之一的董卿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个话题,要学会一种方法,那就是求同辨异的方法。主持人干的是什么事?就是从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之间找到过渡的桥梁,从而完成了一个流程的串联。这个需要什么能力呢?其实就是一种求同辨异的能力。国学大师安德义先生曾用一副论语扑克牌训练过我们这种求同辨异的能力。他让每个人随机从扑克牌中抽取3张,然后自己安排顺序,并完成一次演讲。三年过去了,现在想想还印象深刻。他用实际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一些看似风牛马不相互及的事物之间,只要你用心发现,其中都存在着奇妙的联系。求同辨异能力强的人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这种联系,并用语言把它们揭示出来。
最好的例子,则是冯硕在挑战经典节目环节模拟《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你以身试药,你是共和国的骄傲!小草虽小,没有树高,爱心满满,我们在寻找。你虽然不在了,但你的名字依然听得到。虽然大家不一定成为屠呦呦,但我们可以成为兰小草。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把《诗经 小雅 鹿鸣》中的诗句和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联系在一起,把《小草》的歌词和兰小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是即兴,从而展示出了他深厚的储备与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王嘉宁挑战的《环球瞭望》中对英国姑娘邓扶霞与中国奶奶徐秀珍两个人物的现场过渡,刘仲萌在模拟《感动中国》中的串联,都一样。所以,学会了求同辨异,则天地万物互联互通,任何一种主持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四个话题,语言技能是在不断磨练中增强的。在开头,我们说了很多人羡慕主持人的高光加持,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语言传播的威力。语言传播,尤其现场的演讲语言,影响力是非常强的。古往今来很多伟人都是演讲高手。他们将语言的魅力与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听一个有优秀口才的主持人讲话,简直是一种享受。在中国,毫无疑问,白岩松,崔永元,撒贝宁,董卿,汪涵,董倩,杨澜,他们的口才都是非常优秀的。听他们的语言表达,你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何谓语言贫瘠,何谓才疏学浅。
当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来自于后天的学习。而还有一些人的语言能力,可能有天生的因素使然,比如此次主持人大赛的亚军王嘉宁。她年龄很小,只有25岁,从整体的语言表达风貌上看,并不属于读了很多书的人,但她的语言能力的确非常强,尤其是在经典节目挑战环节的惊艳表现,更是让人赞叹。当然,这只是技巧层面的天赋,如果她能夯实基础,扎实读书,相信她的主持人道路一定非常光明。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好的嘴皮子都是磨出来的,一个经常不在大众面前说话甚至很少说话的人,很难有良好的口才。训练少的人语言能力会退化,甚至连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都丧失了。
在这里,自己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之前做讲师和演讲那会,语言反应能力很快,既能迅速表达思想,同时还能变换各种技巧进行表达。自从做了幕后的编辑与采访记者后,慢慢这种出口成章的能力就丧失了,偶尔一次公共发言还会紧张。所以,笔杆子和嘴皮子,文科生的两下子,缺一不可,任何一种能力的缺乏都是武功不全。
好了,追将近三个月的《主持人大赛》,终于告一段落了。希望从中学到的东西接下来能慢慢体会,不断内化为自己扎扎实实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