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熟人市场讲爱心,大世界讲规则。其实在陌生市场也存在讲爱心的情况,比如慈善事业。但是行善扶贫一直难见成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经济学讲义》里面说有四个原因,第一,缺乏反馈机制,不像商业,一个产品推出后,市场会给出明确的反馈。产品好,会供不应求,产品不好,则会滞销,而商家则会根据市场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供给不够,则扩大生产,产品滞销,根据滞销的原因做出不同的调整。
而慈善就不同了,慈善事业是没有这样的反馈机制的,或者说反馈没有这么及时。当你白送一个东西时,肯定有人会要,不管质量如何,基本上每次都会有人会要,但是做慈善的人却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就像给别人送礼物,你把你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但是别人不一定喜欢。
第二,委托代理问题,很多慈善机构、基金会,在行善时,因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执行的时候认真程度会大打折扣。
第三,所托非人问题,很多地方的贫困,其实跟当地政府脱不了关系,但是每次贫困地区收到慈善款,都会经过政府,最后到老百姓身上的钱就很少很少了。每次新闻爆出诈捐的消息,有一部分可能是真的,有一部分则是因为慈善款经过层层过滤,最后基本没剩多少了。
第四,养懒汉效应,持续扶贫会造成依赖和惰性,人们不愿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去奋斗,而是为了争取扶贫名额挣破头皮,大大违背了国家扶贫的初衷。
为什么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在我看来,首先商业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的需求,这是基于我们在前面讲到的反馈机制,有反馈才有改进,商业的存在,可以满足需求,提升体验。
第二,商业鼓励人类自力更生,鼓励人类分工合作,唯有依靠商业,才能持续、大幅而高效的改善人类的福利。
有商业活动,才衍生出反馈机制比较高效及时的市场环境,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