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校重游
2019年7月7日,我们时隔20年再次相聚,相聚在美丽的校园。曾经的青葱校园里,那一个个青春昂扬的笑脸依然清晰,一幕幕熟悉的场景犹如昨日,稚气未脱的我们共同谱写了华美的篇章。
20年前,我们代表着最优秀的一批中师生,毕业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带着母校赋予我们教书育人的使命,回到农村的那片热土地,立足三尺讲台,追逐着我们的教育理想。
而今,再次相聚在我们美丽的母校,我们依然笑容灿烂,却亦有人早生华发,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了面颊,我们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我们拥有了大浪淘沙的睿智,历尽千帆我们变得镇定。我们在岗位上已经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在家里,我们成了撑起一片天空的家庭支柱。
时代在发展,我的母校在蜕变,如今它已经完成培育人师的使命,由原来的师范学校转型成了一所实验中学,成了一个培育未来大学生的摇篮。
我们可敬的班主任张老师,继续着自己的使命,教书育人,而今也已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与我们谈天说地,他的博学多才再次让我们深深折服。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常常萦绕耳畔,再次重温昔日时光,不胜慨叹。
20年之约纪实篇畅游母校,熟悉而又陌生,我们的教学楼依然书声琅琅,我们楼下的小花园愈发葱郁美丽,特别是那棵留给我们美好记忆的玉兰树,高大繁茂。可以想象,春暖花开,雅静脱俗的玉兰花定能惊艳于整个校园。那高大挺拔的雪松,见证着母校二十年来的历史变迁。曾经弱不禁风的翠竹如今也是苍劲有力,还记得我们当年多么钟情于它,在相片中定格下我们青春的倩影。那洋溢着我们欢声笑语的寝室楼别有一番韵味,在爬墙虎的装扮下,犹如童话中的城堡。踏进去,却已物是人非。
20年之约纪实篇母校如今是一所实验高中,它的变化让我惊讶,漫步校园,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画壁长廊,历史典籍,无不浸润心灵。母校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已经达到了极致,随处可见古典风韵,特别是重新修葺的滑伯祠竟然矗立于我们的校园,带给我们许多意外和惊喜。
20年之约纪实篇 20年之约纪实篇 20年之约纪实篇 20年之约纪实篇 20年之约纪实篇 20年之约纪实篇(二)运河相约
历史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渭河段永济渠流经滑县,现在它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听从安排,从母校出发,相约大运河畔。
我们聚会的饭店毗邻大运河,天公作美,它一改往日的火辣,凉风送爽。我们一边沐浴着运河的风情,一边举杯畅饮。我不由感慨,曾经的我们,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如今的我们,老成持重,沉着自信。你听,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饱含深情寄语我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一下子勾起了我们满满的回忆,“听,我又感受到张老师给我们上课的味道!”犹记当年,我们沉醉于老师课堂中的情景历历在目。
我们中有许多人二十年不见面了,这次重逢,激动之情怎能不溢于言表呢?我们闲话家常,把酒言欢,续写同学之谊,闲言少叙,有图为证。
20年之约纪实篇 20年之约纪实篇聚餐完毕,参观大运河畔的古迹——大王庙,我虽然在县城居住几年了,却也是第一次见了它的真颜。大王庙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八年,后遭到破坏,近年来在原有古迹的基础上重新修葺完善,颇有气派。正殿供奉了五位大王:战国的李兵,南宋的谢绪,明代的黄守才、张居正,清代的朱之锡。其中四位都是治水的先贤,可见人们对运河通畅的美好愿景。大王庙中,古树阴下,我们谈古论今,喜笑颜开。20年来,我们的心相距那么近,仿佛一刻也不曾远离。
20年之约纪实篇 据说这棵古槐四百年了(四)森林公园之行
森林公园位于县城的东北角,它再也不是20年前那个树木杂生的荒坡野林,它规划整齐,丛林森郁,有槐园,樱花园,月季园,果园……
由于我们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进园,还闹了一些小插曲。我们入园早晚不同,竟然走散了,大家互相寻人,幸好,我们几个骑了个电瓶车,穿行于森林公园的道路上,阵阵凉风袭来,清爽宜人,知了声声,亲切熟悉,真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后来与接我们的同学相遇,出公园东北口,我们终于齐聚在卖瓜老乡的瓜田旁边,吃起了沙土地里结出的大西瓜来。品尝着甘甜多汁的西瓜,聊着有趣的见闻,开着彼此的玩笑,那其乐融融的情景又一次把我们的心拉的紧紧的。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分别在即,远在异乡的朋友们即将踏上归家的行程。忘不了的同学情,叙不尽的同学谊,我们难舍难分,再次相约,期待重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