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名员工,都有一份心理契约,一个人对于工作是不是投入,他是否决定离职,主要是由心理契约决定的。
正是对这个契约的满意,或者不满意,才决定他的行为,对工作更投入一些,还是选择离职。
但是这些东西,对于多数人来说,是锁在内心的。每个人都不会随便对那些自己并不信任的人说出来。
什么是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
“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
这不是一种有形的明文契约,却发挥着和有型契约一样的作用。
个人与组织的心理契约的内容一般包含:
有意义、有目标的工作内容、发展机会
薪水、工作时间
人员友好,工作团队志趣相投
工作地位和声望
心理契约对于个人和管理者
每名员工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需求和发展愿望。
年轻时候,希望有挑战有成长的工作内容,你不能满足,人家干不长久,总会去寻找能成长,有挑战的地方。
稍稍年长,有家庭需要照顾时候,又需要稍微有些弹性加班稍微少一点,工作时间正常一点的工作。
当员工离职时候,必是对心里契约失望之时。
作为管理者,了解你下属的心理需求,是团队建设的必修课。
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饭局,都不如了解关心组织成员最直接的心理需求。
统计数字表明,在管理有效的行政组织中,管理幅度通常为5~7人,因为心理需求的特殊性,所以只能各个了解。时间不用太长,平时工作的间歇中,午餐时间等都足以了解下属心理需求。
了解下属的心里需求,尽力满足力所能及的,下属才会真正把你交代的事放在心里,这是人望形成的基础。这是人性。
心理契约管理对于企业
为什么有些企业每年年初离职潮?做好员工心理契约管理了么?
来自世界的美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