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先生同个病房的一个13岁男孩,语出惊人,妈妈喊他吃饭,他说:那你给我钱,我就吃啊,你怎么不给我钱?
他用不吃饭威胁妈妈。无声抵抗。
听他妈妈说,到现在为止,住院花了10多万。轻松的一句带过,我却看到表情背后的苦涩。
白细胞很低,入院一周多,原本要出院了,突然又降低,继续住院。
吸引我的是,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孩子一直在躲避,不回应,要么就是歇斯底里的吼叫。妈妈一开始还能温声细语的跟他说,2-3句后发现纹丝不动,就开始怒吼。“快点吃饭,你要饿死掉吗?”再不行就上手。
少年不知愁滋味今天晚上,也是因为孩子肚子疼,还不说,自己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妈妈叫来医生。医生问了才勉强答应一句。
突然想起年少时的自己,竟也是如出一辙的叛逆。
有天早上,不记得被妈妈说了一句什么,赌气不吃早饭,后来中午吃咸干饭,之后就开始肚子疼。跟这小孩很像。
13-14岁的光景,特别的扭捏。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有些小情绪,不说,藏在心底,等着妈妈来猜。
那时候的妈妈哪有这个心思和心力,总是觉得我在乱耍脾气。他们总说我们这代人很幸福了,不需要为温饱忧愁,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是我太不懂得满足了吗?
想想当时的自己,就是希望得到多一些关注。但是我不能说呀,说了还有什么意思?
我将这种游戏模式带到后来的恋爱中,各种作,还一直觉得对方不懂我,因为我从来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没有学会正面沟通。
我敢说这对母子之间的沟通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所以也不可能顷刻间改变。
我只对这位妈妈说:
我小时候也是这么叛逆扭捏,就是希望能多得到一些爸妈的关注。也不喜欢他们数落我,就是会不开心。因为自尊心很强,心里有些话也不直说,就希望你能猜到。这些真的让沟通很难。
你的小孩只有在你面前才发脾气,因为你最亲近,所以他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你。
这位妈妈看着我,无奈的笑笑。她说上辈子不知道欠了他多少冤债,这辈子要来还。
我先生也打趣道:时刻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小时候我会跟爸妈发脾气,当时的情绪得不到疏解,现在我也会偶尔跟小孩生气。潜意识里,这种亲子间的相处模式会代代相传的。
但是,希望我能打破它。有志者,事竟成。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