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结束,突然想回家看看。
打开门,感觉家里到处是灰尘,再好的家也要人养,长期不在家,一切都显得陈旧,过去喜欢的东西不再是自己喜欢的,此刻才明白,物质都是会过期的,也的的确确都是身外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及时行乐,不要等到自己期待的某一个时刻,幸福不也是一期一会吗?悲伤不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无影无踪吗?没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除了健康除了好好过好当下,或许这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真谛。
阅读打卡:
人生下半场,最需要在意的事情,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当年龄的时间线一步一步划过,人生开始进入下半场。
《花田半亩》中说:“生命中,我们会接到不同的剧本,有平淡,有浓烈,有笑有泪,但不管怎样,我总要演好,直至落幕。”
如果说人生上半场是追求成功,那下半场则是追求意义。要想过好人生下半场,最不能放弃这几样东西
【 健康观:运动,保养身体】
培根在《随笔集》中说:“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年少经历了职场沉浮,目睹过生死更迭,也曾被生活考验,身体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如同知己一般,要真诚对待。
运动就是保持身体健康的良药,可以让人心情愉悦,更能保持活力和青春。
大家年轻时候都一样,肆意挥霍身体,消耗健康,等到中年以后差距就开始明显。
希波克拉底说:“人类最好的医生就是空气、阳光和运动。”
所以,下半场的人生更不能放弃运动。
让运动成为常态,让保养身体成为习惯,最后赢得的奖励是健康。
想起去年大火的刘畊宏,50岁的他看起来就跟三十多岁人一样。
保养身体的确抵抗不了年龄,但运动可以抵抗衰老,保持身体功能。
接纳新事物,充实自己。渡边淳一的《优雅老去》中说:“坦然面对衰老,接受自己的全部,包容自己,去尝试不同事情,成为更好的自己,与人生谈恋爱。”
徐秀珍,火遍外网的七旬景区卖水老奶奶。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但会11国语言。
当年五十多岁的她在村口月亮山卖水。景区有很多外国人,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买水,她开始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由于年龄大,学习非常吃力,她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各种单词。她按照发音将单词转换为汉字,然后死记背。每天睡前想一想,睡醒又再背一遍。景区经常有很多外国人问路,徐秀珍就主动上前,连比带划,有时候说不清就直接帮忙带路。在带路的过程中,她逼迫自己用外语交流。就是凭着这股毅力,日积月累,她学会了很多日常用语,并可以和外国人流利对话。
二十多年里,她用最土最笨的方法学会了英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等十一国语言。她成了当地最有名的导游,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徐秀珍,一个小学都未毕业的农妇,在别人看来老去的年龄,她却活出了别样的精彩。
年过半百,她主动接受新事物,去尝试去学习,不光改变了收入,更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个人能够接受的事物越多,越是自由。每一种难以接受,都给自己竖起一道墙,墙竖得多了,不是迷宫即是牢笼。
“生有涯,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它会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更是开启人生价值的金钥匙。
所以,人生有那么长,下半场或许刚开始,不要给自己设限,勇敢去接纳新事物,充实自己,我们的潜力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