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消失的猝不及防,比如说手推石磨。仿佛昨天还看着父母用它来磨面粉、磨米粉、做豆腐,今天它就突然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老家的石磨与其他地方的样式并无二制,磨盘是两个圆形青石,底座和推杆都是结实的木材制作。使用的时候最好是两人协作,一人操作推杆,一人负责填料,由于巧妙的借助了杠杆的原理,操作者只需站在原地,并不需要围着磨盘转圈。
这个石磨制作的皖南美食,我们至今还回味无穷。
米粉可以制作正宗的安徽板面,按照比例准备的粳米和糯米必须浸泡七天,磨出来的米浆均匀铺在铁质蒸盘上,经过柴火灶的充分加热,改刀后在烈日下晒干保存,食用时提前浸泡,用猪油适当翻炒后,加入肉丝青菜按程序煮熟,一碗劲道爽口、不坨不烂的安徽板面就完成了。
除此之外,勤劳的妈妈们,还用米粉制作出糍耙、年糕、米饺等等美食,特别是在年关时节,花样繁多的米粉制品总是馋坏了左邻右舍的娃娃们。
只要家里有石磨,制作豆腐也是妈妈们的必备技能,饱满的大豆往往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制作豆腐绝对是奢侈的行为,所以每次制作豆腐,总能引来孩子们的全程围观,从散发着清香的豆汁从磨盘里渗出来开始,孩子们会陆续品尝到豆汁、豆腐脑、豆腐、酱豆干各种豆制品,度过节日般的一天。
但这样重要的物件,在各种电力设备的普及下,也不可避免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躺在岁月的背影里,过滤了生活的艰难,只留下如诗般的回忆。
也许我们怀恋的不是曾经的生活,只是简单的美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