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力管理——万事从0到1的终极秘诀
一、精力管理的目的
实现对自己人生的全面掌控,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摆脱有心无力的失控感。
成年女性的正常体脂率范围是20%~25%,成年男性是15%~18%,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心肺功能、血脂和血压等都容易出现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谁的体力充沛,专注力和意志力强,在竞争中胜出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要做到这些,不做精力管理和规划,一切都是空谈。
二、那怎样才算做到了精力管理呢?
主动全面掌控自己的体力、专注力和意志力,让自己长期保持收放自如的状态,有可持续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挑战和变化,这就是精力管理。
特别强调的三个字是“可持续”。
身体状态和精力状态变好不是因为高强度运动,科学化的运动方案才是让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变得更好的重要原因。
三、拳头收回来,才能更有力地打出去(会休息很重要)
在《巅峰表现》的书中列举了一些美国职场精力消耗的例子,印证了我们的俗语: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那怎样休息是科学的、有效的?
一个运动学的重要概念: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人经过一次训练后,体能下降,经过饮食和睡眠的恢复,体能水平逐渐上升,乃至超过原先体能水平的情况。后续如果没有继续加大训练量,体能又会回归之前的状态。(关键点:在体能实现超量恢复后,再给予持续的更大的刺激,让超量恢复持续,并实现叠加效果)
相反就是过度训练:当我们持续、规律地运动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我们的身体机能不会逐步上升,反而可能逐步下降,其表现有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疲惫、训练时兴奋度不足、运动表现下降、性欲下降、睡眠质量差。
超量恢复的原理同样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精力管理中。用超量恢复的方式,让精力永远处在一个盈余状态,而不是入不敷出,这是让人变得更强大、精力永远充沛的关键点。
专注力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也是保证精力旺盛的一种重要能力,但靠外界刺激获得,是对精力的一种耗散,而不是生发。
四、心态支撑同样重要
有些人年轻时表现堪称卓越,极其高效,某一刻,突然不“玩”了。这种不可持续看上去是意志力的丧失,究其根源是在心理层面找不到可持续的动力。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精力,其所需要的心理支持是无法忽略的。
总之,运动为精力赋能,可以提高精力系统的使用效率,让精力运转通畅、灵活;饮食是精力原料的生化入口;恢复活动可修复精力的系统性损耗,让系统保持流畅;而心态和认知是精力边界划定的管理者,是精力管理的核心力量和出发点。
五、朴素的精力核心算法
对普通人来说,精力管理的具体方法,是由以下四个维度组成的:
1.运动管理,找到身体的舒适区,让精力蓄水池时刻保持流动状态,让精力系统保持良性、高效运转,为精力赋能。
在这一维度中,通过分析最大摄氧量、心率、疲劳指数、压力程度指标来规划适合你的个性化运动方案,不再以“勤学苦练”、出汗多少为尺度来衡量运动的效果,确保精力在运动中生发而不是无谓地耗散。
2.饮食管理,为精力转化系统提供燃料,是最基础的精力管理方式。
饮食管理可以分为很多层面,例如分清优质饮食和劣质饮食,分清好的搭配和错误的搭配,分清自己具体需要的饮食量是多少。这些层面上的管理都做好,才算得上是指向精力管理的饮食管理。
3.休息管理,激活身体的复原机制,找准身体的精力潮汐。
会休息才会工作,而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休息+工作。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休息就是睡觉、娱乐,但事实上休息分为主动休息和被动休息。休息好了,对精力的改善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可以将精力系统保养得更好,让专注力、体力、意志力得到明显提升。
4.心态管理,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我的精力该用于哪些方面?什么在损耗我的精力?我想掌控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明白了这些问题,已有精力无论多少即可化零为整。使用精力时,也会更加专注,能够快速找到突破口,减少无谓的耗散。
这四个维度,每一个都很重要。这四个维度应该是一个齐驱并进的过程。
我们追求的不是最快走到一个状态值,而是逐步提升并保持高点。
我们要的不仅是走到高点,而且还要轻松舒适地达到。
六、精力管理认知清单
1.什么是精力?
精力包括身、心两个层面,包含体力、专注力、意志力等多个维度。精力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流动的,表现会有高低起伏。因此,精力需要管理,需要规划使用。
2.什么是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是指主动全面掌控自己的体力、专注力和意志力,让自己长期保持收放自如的状态,有可持续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挑战和变化。
精力管理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需要长期、科学、系统地坚持;认真对待、细心管理自己的身体,才能在生活、工作、个人爱好等多个赛道上跑出漂亮的成绩。
3.如何实现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不是通过某项单一行为来实现的,而是由各部分因素组成的系统来完成管理的。运动为精力赋能,可以提高精力系统的使用效率,让精力运转通畅、灵活;饮食是精力原料的生化入口;恢复活动可修复精力的系统性损耗,让系统保持流畅;而心态和认知是精力边界划定的管理者,是精力管理的核心力量和出发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