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道德分开而置。"道"通常指事物运动变化须遵循的普遍规律,亦指世界万物的本原或本体。
"德"与“得”相通,意为具体事物得之于“道”的显象。
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人类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
纵观人类社会所讲道德,均局限在伦理上,此时的“道”指这一社会群体所制定的共同遵循的世俗原则。“德”指合乎社会“道”的行为与品德。在中国历史上,不同伦理学派对“道”与“德”的具体规定互有差异。可见社会道德是阶级的产物,与自然的道德大相径庭。
了解了道与德,再来看庄子第五篇《德充符》。前一篇《人间世》言世间道路难行,在难行中如何用最高的智慧(知晓道运行的规律),最高的处世艺术去行世,就需要德行充实,德性充沛。
《德充符》用六篇寓言故事阐述道德内养应如何修养,如何充沛。仍继以往,一篇一篇汲取庄子的智慧。
第一篇
鲁有兀者王骀,立不教,坐不议,行不言之教,从学者众多,堪比孔子学生数。常季不解问老师孔子,为何有如此现象。孔子耐心予以解答。从其解答中看庄子慧言:
1.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
不用言语说教,而领悟其道。其实不难理解。大到整个大自然,其运行的规律就是一部无须言语的智慧宝典。小到虫蚁,无人类的语言也使人类体悟到勤奋、努力与团结。
2.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世界上首要的问题是生死大问题,世人皆在寻找答案。而只有传说中得道之人才知晓答案,达到了了生死,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境界。虽天地覆灭,亦不为之动,不随物迁,听凭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宗旨,保持本初,独立超然于物质世界之外。
3.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任何事物,从万物相异的角度看,虽同处一体或比邻相近,也千差万别。从万物相同的角度看,万物皆为一体。
得道之人从超然的立场看万物,万物都相同,无分别,无矛盾存在,融通、通达。
4.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
达到无分别心,万物同一的思想境界,就不会因外在声色扰挠心境,可让心境恒久保持平和快乐,逍遥遨游于身处的这一世界。
5.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
以无分别智慧见世间,彼此不分,已心即是他心,也是众人心,无所谓评判与差异,都一样。
6.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明心见性,需把心波识浪停止,心念如止水一般澄澈纯净,唯达到这样止定的心境,才能停止一切外因的干扰。心念专一、止定是内在修养的最大功夫。一心做自己,止于至善。
7.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大地生长之松柏,温不增华,寒不改叶,无论冬夏,永远郁郁青青。人生也需有如此定力,永远常新不变,永远青春。
天赋生命,汲取天地浩然正气,以正自身,以正众生。
8.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
保护初始元气(初心),不因外在因素而受损伤,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惧挫折,有定力、有勇气地径直走自己的道,做到有始有终。
9.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
中国古代向来讲究做人要有英雄之气,欣赏这种以一人敌天下的英雄气概。
10.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
庄子所想得道之人,可掌控天地宇宙,不受宇宙天地法则左右。容纳万物,包罗万象。视身体为寄宿,不被耳目声色左右。获得自然赋予的根本智慧,从而明白宇宙一切事理学问。心中了了生死,达到不生不灭,永远常在的境地。
第二篇
兀者申徒嘉与郑子产同师,子产以宰相之地位不愿与其同堂,申徒嘉斥导一个道德充沛的人不应注重外在。从两人对话中看《德充符》所表达的观点。
1.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由此想到禅宗神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尘世间时时充满了尘埃,充斥着俗规俗念,不要被俗尘蒙敝了那一清明的本我,应时时清澈空透内心,保有心灵明净。
2.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生活在世间需旷达处之,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残酷,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修得一颗平和心。
3.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人生犹若游于羿之彀中,各有其所遭遇,乐天知命,懂得生命深刻的意义,故不忧。笃定快乐是心的主体,自会调节到快乐平和的状态。
备注: 此篇写于戊戍十二月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