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如何评价《失控》中译本协作模式

如何评价《失控》中译本协作模式

作者: 刘娟娟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21:08 被阅读13次

    1、

    KK的大作《失控》,我是第一次读,且依然还在读。读的实在是太慢了。

    我在倒数978篇专门写了一篇因为读《失控》而做的一个功课,弄清楚一组概念:万维网,因特网,互联网。那是两周以前。

    我同样读的非常慢的,还有《原则》与《梁宁产品思维30讲》。

    ——不是我读的太细,确实是我在读书这件事上投入的时间太少了。

    2、

    KK在《致失控中文版的读者们》中提到:

    更令我感到高兴的是,正式我在书中所讨论的一些想法,催生了你手中的这本中文版。它并非由一位专业的作者(自顶)来完成,而是有一些业余爱好者通过一个非常松散的去中心化的网络协作(自底)完成的。我称这个过程为“蜂群思维”的体现,或者用一个更时髦的词——“众包”。虽然我在书中描绘了这种方法在自然界中是如何行之有效的,但当它成功用于我的这本书时,我仍然感到惊讶不已。

    那时我很好奇,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自底驱动的协作模式。

    这种好奇心,可能来自相似的体验,我曾在《倒数991篇》写过part time大规模协作这个主题。“相似的体验”是一个很好地勾起自己注意力的方式。包括我想要尽可能地把阅读《失控》过程中所产生的联想和思考,通过文字进一步加工;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唤醒自己在这方面的注意力。

    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在《译后记:“失控”的协作与进化》中,译作的组织者具体讲述了我所想要知道的信息。

    3、

    它是怎样的一种协作模式呢?

    最初的发起,是从顶部开始的。

    最终的审校,也是在顶部完成的。

    仅有中间的众包翻译,是由8人小组完成的。

    这其中涉及到贡献(价值的产生与价钱的分配了吗)?文中没有涉及。

    这个模式到底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为什么不是另外一种模式?

    这个模式,可以在很多场景中复制使用吗?

    这为什么是一个好的模式?

    4、

    这篇文章,我原本写到上面就中断了,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写下去——我认为这个中译本的协作模式,是如此的普通;远远不及我正在遇到的情况复杂。我无法更好地激活这个话题的能量。

    几天过去,直到我读梁宁的文章关于腾讯在变量竞争这方面的文本时,突然有了连接。

    什么是变量竞争,梁宁在《变量的土壤》中有非常好的阐述,仅摘录部分如下:

    与联想的不入模子莫入职相比,腾讯保持甚至鼓励了员工的个人特性存在。
    与联想的对计划的严格管理相对,(连联想投资都要做严格计划),腾讯对小团队的灵活实验,给了更多土壤环境。
    但腾讯与联想一致的是,对一线人员动作能力的严格培训与拣选。
    这样,慢慢形成了腾讯的丛林文化。
    腾讯的多个重要产品,QQ秀、QQ音乐、QQ游戏……包括微信,都不是总经办自上而下工作计划的产物,而是自下而上来自丛林生态。
    我们可以说,腾讯是一流的流量平台,一流的产品执行力,加变量的土壤,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叠加成就腾讯内部的百种产品和1000亿美元市值。

    变量的土壤……这是有机体才能用的形象类比。同时变量的土壤,也是九律中部分条目实现后的形态。

    什么是九律呢?九律就是《失控》作者KK总结出的大自然用以无中生有的九条规律:

    1. 分布式
    2. 自下而上的控制
    3. 递增收益
    4. 模块化生长
    5. 边界最大化
    6. 鼓励犯错误
    7. 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
    8. 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
    9. 变自生变

    单从中译本的协作来说,它似乎是笨拙的,但它存在着变量的土壤。

    5、

    如果我们不是处于常量竞争的模式,那么我们就应该为变量竞争准备好变量的土壤。

    哪怕它最初呈现的某些形态,是如此的笨拙。

    但你能更高一维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6、

    《倒数969篇》梳理微信小程序开发者生态,其中关于创造力的部分,也可视为培育变量的土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评价《失控》中译本协作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e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