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征和年间(公元前92年~88年),是刘彻一生中最暴躁也最疯狂的时候,于是无数人跟着倒了霉。
事实上,在这位被后世尊奉为汉武大帝的西汉王朝的第六任(实际上的)统治者身上,几乎集齐了昏暴之君乃至于亡国之君的所有特质——他狂妄自大、好大喜功、暴戾恣睢、滥征滥伐;他横征暴敛、不恤民力、猜忌多疑、迷信鬼神;他性好奢侈、宠信私人、沉湎酒色,据说还男女通吃……
可以说这家伙的败家拆家能力远胜于胡亥、杨广、赵佶这样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也不能算是个好人。
成王败寇不论其他——对于帝王而言尤其如此然而人们对于一个皇帝功过是非的评价,从来不看人品,只看功业。所以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上,能跟刘彻站在一起俯视同行的唯有秦皇、唐宗、明祖等寥寥数人而已;所以无论像刘恒、赵祯、朱佑樘这样的仁君身上闪耀着多么绚烂的人性光辉,但在刘彻的功业面前都不值一提。
不过有句话叫“欲承其重,必受其累”,原本的意思是站在多高的位置就得承受多大的责任。但要是把这句话放在武帝一朝的文武百官头上其实也很恰当——他们既因为追随刘彻这个有着远大理想和坚定意志的雄主明君而获得了他人可遇而不可求的荣耀,也随时可能因为这头性格暴躁多变的巨龙无缘无故的喷出一股股炙热的龙息,而被烧得外焦里嫩……
比如刘彻的舅子之一,海西侯、贰师将军李广利。
01
在征和年间,整个大汉朝唯一关注的焦点就是巫蛊之祸。关于这场持续了3年之久、死亡近10万人、受牵连者达40万的弥天大祸的由来,经常有人给出的解释是刘彻晚年昏聩,再加上小人挑拨才酿成的悲剧,但我却不以为然。
从生到死的70年间,刘彻始终清醒果决,从未昏聩犹疑,更从不容忍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他的意志之上。所以说看似巫蛊之祸是朱安世、江充、苏文等小人诬陷捏造出来的,但实际上也可以说一切尽在刘彻的掌控之中。可能结局不够完美,但说不定也正是他想要的。
巫蛊之祸后,大汉朝的太子由势力庞大的壮年刘据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幼童刘弗陵刘彻为什么这么做?答案很简单——自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以后,汉军就在对匈战争中陷入了颓势,而且屡战屡败;同时国内也因为战争的持续消耗而陷入了财政枯竭、社会动荡、民变四起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刘彻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权力基础在动摇。
一生强硬如铁、冷漠如冰,并且一刻都未曾让权柄离身的刘彻,怎么能够容忍有人挑战(或者是可能会挑战)他的权威?
而在他的认知中,对其威胁最大的就是太子刘据以及依附在其左右的以外戚卫氏为骨干的“东宫党”。在这种情况下,猜忌成性又天性冷酷的刘彻从容布局并痛下杀手,哪怕是要弄死的对象包括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对他来说也没啥不能接受的。
可这关李广利啥事?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罗贯中为了吹捧诸葛半仙编造出了一句名言,那就是让东吴名将周瑜在临死前连呼数声“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历史上的周瑜不但胸襟广阔,雅量高致,而且人家才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神仙级人物,压根犯不上嫉妒诸葛亮。
可李广利却不同。他必须羡慕、嫉妒卫青,并以其为目标,哪怕豁出性命去也得赶上这位当世第一名将的功业。唯有如此,李广利才能收获皇帝的青睐和信任,进而改变家族的命运,比如说将他的外甥、昌邑王刘髆推上帝国继承人的宝座。
被李广利寄予了一生希望的刘髆默默无闻,但他的儿子在今天可是大大的有名所以,巫蛊之祸的爆发、太子刘据及卫氏一族的覆灭,只会让他欣喜若狂继而干劲十足。只可惜在刘彻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卫青,而他李广利根本不配留下姓名,于是后者很快就因为自己的野心栽了,不但身败名裂,还沦为千古笑柄。
02
李广利,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出身贫贱,父母弟妹皆为倡人(即以歌舞杂戏表演谋生之人)。因其弟李延年犯法被处以宫刑成了“公公”,于是获得了进宫的机会,主要工作是替刘彻养狗。
但是李延年身残志坚,逮到机会从不吝于表现,终于凭借着在音乐上的特长赢得了刘彻的瞩目。于是他趁机在一次表演中竭力向皇帝推荐了自家的漂亮妹子,也就是后来的李夫人: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第六十七上》)
不过人家刘彻阅女无数,“后宫数万人”(《旧唐书·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八》),所以对李延年大肆吹捧的妹子并没有怎么上心。不过恰在此时,平阳公主及时送上了一记神助攻。
我一直以为倾城倾国的李夫人才是史上第一美人,毕竟刘彻的眼光可不是盖的大汉朝的公主就没有省油的灯,平阳公主也不例外。作为刘彻的同母姐姐,她一辈子替弟弟操碎了心——为了帮刘彻笼络勋贵功臣,平阳公主先嫁平阳侯曹寿,再嫁汝阴侯夏侯颇,最后又改嫁了长平侯卫青;为了保持在弟弟面前的存在感,她更是没完没了的替其搜罗漂亮女人,卫子夫就是一例,李夫人则是另一个著名的“礼物”。
刘彻对自己姐姐的眼光还是比较信任的,比如说卫子夫,竟然令其惊艳、猴急到搞起了车震。于是引起了皇帝极大兴趣的李家妹子被召入宫中,其结果就是“六宫粉黛无颜色”,“君王从此不早朝”——在武帝一朝没有任何一个女人如李夫人这般受到宠幸。非但如此,哪怕是在其死后,刘彻仍然对这位漂亮到空前绝后程度的美女念念不忘: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第六十七上》)
这对薄情的刘彻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感情外露。甚至他还给因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思李夫人赋》——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开悼亡赋之先河,而且其艺术价值甚至被明人王士贞抬高到了在“长卿(司马相如)下,子云(扬雄)上”(《艺苑卮言·卷二》)的地步。
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由一介阉人骤升到协律都尉、食禄二千石。那么李广利呢?
李氏兄妹皆非凡品,比如李延年在音乐上的造诣就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没人知道。可能是太史公司马迁厌恶外戚的缘故,在《史记》中对李家人生平事迹的着墨极为吝啬,甚至连李夫人的生卒年都未载入。至于李广利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前的履历,更是一个字都没有留下。
03
李广利第一次在世人的面前现身,就被刘彻安上个贰师将军的名头,然后气势汹汹的带着好几万人万里远征大宛国。
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货不是个唱歌的吗?后来可能还帮着弟弟养过狗,怎么当上了刘彻的舅子就摇身一变能领兵打仗了?是做大汉朝将军的门槛太低,还是当皇帝就能为所欲为?
刘彻的舅子必须会打仗,而且必须打胜仗——卫青是一例,李广利也不例外这话说得还真没错。刘彻就是这么为所欲为——当他的舅子还真就能领兵。想当年卫青还在平阳公主府当过马奴呢,结果等姐姐卫子夫攀上高枝以后就被打发出去跟匈奴人死磕——这种事刘彻干起来轻车熟路着呢。似乎在他看来,要是不会领兵打仗,就不配做给他当舅子。
况且人家卫青也争气。当年刘彻一共派出了四路大军,每路不偏不倚都是1万骑兵,结果两路战败一路无功而返,唯有卫青率军直捣匈奴单于庭所在的龙城,杀敌数千斩首700,取得了武帝一朝对匈反击作战的首场大胜,简直让刘彻满意极了。
卫青也凭此一战成名、爵封关内侯。而到了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时,距离早已功成名就的卫青病故已经过去了两年,刘彻觉得是时候把他的下一个舅子放出去了。而且就算李广利比不上卫青的本事,但区区一个大宛国跟匈奴人比起来也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怎么也不至于打输吧?
没想到还真打输了——因为补给不足和水土不服,李广利的军队减员非常严重,又在郁成城(今乌兹别克境内)打了场大败仗,自知无力灭亡大宛,只能无功而返。
这下刘彻可算是丢了大脸,于是大怒之下封闭了玉门关,让李广利要死就死外边,别回来恶心他。
同样都是刘彻的舅子,李广利无论军政才能都较卫青差之甚远,这是事实。但仅凭二人的初战来嘲笑李广利,其实是不公平的。
关于远征大宛的各种非议,都是李广利在替妹夫刘彻背黑锅卫青能在龙城之战旗开得胜的原因固然少不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但也有其他的有利因素。比如另外那三路大军替他分摊了匈奴人的兵力和压力;比如他统率的是汉军中最精锐的骑兵,不但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再比如刘彻已经在大汉朝的北方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防御和补给体系,卫青打起仗来既不愁吃喝,也无须担心被匈奴人抄了后路。
相较之下,刘彻给予李广利的支持就太拿不出手了。
比如在李广利远征大宛的军队中,最靠得住的居然是战斗力在汉军中只能排在二三流的属国兵,而且人数只有6千,剩下的几万人统统都是“郡国恶少年”——也就是些游侠、地痞、罪犯和无业流民,统统都是官府眼中的渣滓和垃圾,恨不能早点死绝了才好的货色。须知正宗的汉军精锐可都是以良家子为骨干、老实巴交的农夫为基础组成的,那些“郡国恶少年”就算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也甭想踏进军营的大门(当然,去当炮灰汉军还是欢迎的,比如专业送死队“七科谪”)。
所以别看李广利一战丧师数万,没准刘彻和满朝文武还挺满意这货“销毁垃圾”的效率。要是李广利真敢把几万正牌子汉军丢在了西域,那么等待他的就不是在玉门关外吃闭门羹这么简单了,刘彻活剐了他都是轻的。
再者,从长安远征大宛,无论是行军距离、地形地貌还是补给支援的难度都远非龙城之战所能比的。就算把卫青拉来打这一仗,结果也未必能好到哪儿去。
所以等到二征大宛时,头脑很清醒的刘彻并没有换人,依然让李广利去。
不过这货的兵不是打没了吗?这事也好办。赵破奴不是刚在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嘛,于是李广利就多了一大堆囚徒兵可用,再加上又招募了一些不怕死的恶少年和在边境地区汉胡混杂的“边骑”,于是刘彻很快就又凑齐了6万杂牌军交给了李广利。
如果将“郡国恶少年”换成“六郡良家子”,李广利打个大宛哪用这么费劲?而且刘彻还大发慈悲的给他弄了十几万头牲畜拉运粮草辎重,又征发甲卒18万到酒泉和张掖以北驻守——就算李广利再打了败仗也能有个接应。否则要是把自己的舅子都丢在了大宛,刘彻的脸可就算是丢光了。
这回李广利有了经验,战术也挺对头,指挥更是有了章法。最后逼得大宛人杀死国王毋寡,又献出宝马和大量的粮食、钱财,这才换来了李广利的撤军。
这回刘彻的里子面子都有了,于是就非常开心,不但允许了李广利入关回家,还封其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并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贰师将军广利征讨厥罪,伐胜大宛。赖天之灵,从溯河山,涉流沙,通西海,山雪不积,士大夫径度,获王首虏,珍怪之物毕陈于阙。”(《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列传第三十一》)
04
对于这两次远征大宛之役,史上指摘颇多。一者是指责刘彻为了几匹汗血宝马和他那微不足道的面子就劳师远征,不但靡费巨大而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完全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跟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二者就是大肆嘲笑李广利——这位以“贰师”(大宛国都名为贰师)冠名的无能将军简直就是蠢猪一般的存在,折腾了两回、死了一地人,结果却连贰师城(内城)都没进去。
瞅一眼地图,就知道打这一仗其实有多难这种说法其实就是人云亦云,完全照抄了司马迁的论调。须知太史公对刘彻可是满肚子的幽怨和委屈,反正处处跟他对着干,当然对其那一票外戚也是一肚子的成见——毫无疑问《史记》是伟大的,但尽信偏信就没有必要了。
首先,刘彻确实是因为丢了面子以后,才非得跟大宛国过不去的(汉使嚣张,被毋寡给宰了)。可是这位大汉皇帝的面子真的就不值一提吗?不,他的面子非常重要。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还真不是完全的封建愚忠。在那个年代,皇帝就代表着的一个王朝的形象和尊严,要是刘彻的面子都可以甩在地上随便踩,你信不信无论大汉朝内外的各种妖魔鬼怪就都敢跳出来嘚瑟炸刺?
所以但凡是雄主明君,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明祖(拗口不?反正赵大真上不了台面,算是我日常辱宋吧),哪个不是死要面子的角色?哪怕代价是活受罪也在所不惜,这才有了泱泱中华、天朝上国的体面和威风。这一点,哪怕是到了今天也没什么两样。
所以这个面子,刘彻非得“死要”不可,而且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其次,大宛之役李广利不能说打得有多好,但绝没有某些人说得那么差。
万里远征,而且没有后援,没有补给;沿途地理人情一概稀里糊涂,而且身畔尽是些首鼠两端、甚至随时可能在他身后捅上一刀的所谓“藩国”;手底下尽是些满脑子劫掠发财、就是不知道军纪服从为何物,打顺风仗蜂拥而上、啃硬骨头随时会一哄而散的渣滓兵——就算把韩白、卫霍、(初唐)二李、徐常穿越过来取代李广利,就一定能打得更好?
精兵强将是互相成就的——徒有良将而无精兵,那也是白扯卫青七征匈奴,战功赫赫;霍去病千里破敌,封狼居胥——卫霍固然是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良将,但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固然是因为将勇,但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兵精。要是刘彻往他们的军营里也塞满“郡国恶少年”试试?估计卫霍不是去抹脖子,就是跑去抱住姐姐(姨妈)的大腿干嚎了。
李广利能在这种情况下把大宛打服,捎带着把刘彻的面子捞回来,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再扯别的,不是苛求,就是为黑而黑了。
最后,大宛之役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战略上,让大汉朝在经略西域上占据了主动。
别看李广利带着一堆渣滓兵就把大宛给打怂了,但事实上在诸多小国林立的西域,大宛已经算是个大国、强国了。在其威慑下,李广利初征大宛时这些小国居然敢断绝水源、闭门拒供;等到二征大宛时,感受到了大汉朝的实力和决心的诸小国居然摇身一变,壸浆箪食以迎王师。唯有轮台不识抬举,李广利一怒之下干脆纵兵破城屠之。
从此,整个西域处处欢歌笑语,汉军胡族一家亲。自敦煌以西至盐泽,各国君民纷纷热情欢迎并协助大汉朝在沿途修筑烽燧亭障,并大力支持汉军在轮台、渠犁一带实行军事屯田,还心甘情愿的为汉使提供一切所需和食水保障。
40年后,汉宣帝刘询之所以能够正式设置西域都护府,一切均始于这场汉宛之役。
没有李广利打服大宛、震慑诸国,后来的西域都护府也不会设立得那么顺利哪怕是史上最著名的“反战人士”司马光,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这一仗打得真香:
“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资治通鉴·卷二十一·汉纪第十三》)
05
搞定了大宛,使李广利获得了刘彻的认可,算是通过了试用期考核。那么接下来,李广利就得干身为皇帝舅子必须干的正经事了——跟匈奴人死磕。
从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先后跟匈奴人干了3仗,咱们先说前两仗。
天汉二年,李广利率3万骑兵(这回当然是正宗汉军)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斩首万余级而还。不过据说期间他曾被匈奴大军包围,险些被抓了俘虏,部下也伤亡过半。
在武帝一朝,没跟匈奴死掐并取胜过的没资格称为名将但李广利的表现已经算好的了。跟他同时出击的公孙敖和路博德都无功而返,李陵则是自请出兵后遭遇且鞮侯单于率领的匈奴主力,最终兵败投降。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刘彻派出四路大军北击匈奴。其中李广利率6万骑兵、7万步兵出朔方,在余吾水(今蒙古土拉河)与且鞮侯单于所率领的10万匈奴军展开决战。10余日后因战局不利,李广利率军突围而还。
其余三路中的路博德碰上了李广利,二者一起大战又一起跑路;韩说领着3万步兵在溜达了一圈,最后就收获了一个寂寞;公孙敖率1万骑兵、3万步兵迎战匈奴左贤王结果打了个大败仗。因为损失太大,公孙敖归国后不敢去见刘彻,干脆演了一出诈死逃亡的闹剧,直到几年后才被发现并逮捕。
从这两仗的结果来看,不能说李广利打得有多差,毕竟比他还不如的有一大堆;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他打得有多好,因为比起卫霍来实在差得太远了。
但话说回来——在武帝一朝,论打仗又有谁能比得上卫霍?
从马邑之谋到刘彻下《轮台诏》,汉匈大战了40来年,期间看似大汉朝涌现出了无数名将。但我们要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们大体可以为分两类,其一就是卫霍,而且只有卫霍;其二就是其他,如果非要找个例外,那也只有李广利了。
为啥?因为除了卫霍,还真没一个能打的,也就李广利勉强能凑个数。
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谋一直到征和三年李广利全军覆没,汉匈之间成规模的、值得在史书中记上一笔的大战一共有24次。但凡有卫霍出战则大胜比比皆是,匈奴人的脑袋砍掉一堆,起码从没吃过亏。而且像公孙贺、公孙敖、苏建、李息、李蔡、赵破奴、李敢什么的也因为跟在卫霍身后当小弟,从而赢得了名将的美名,并得以封侯。
终武帝一朝,除了卫霍也就李广利单独出兵能跟匈奴人打个有来有去不过只要离了卫霍单独领兵,这帮名将的光环就立马像肥皂泡样一捅就破。史书里能记一笔“无所得”的都得算是好汉,剩下的统统都是“失师而还”、“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最终的下场往往都是削爵、赎为庶人甚至论罪下狱,几乎无一例外。最典型的就是赵破奴,跟着霍去病就如狼似虎,离了霍去病就全军覆没。
唯独被司马迁吹捧上天的李广是个例外。因为跟卫青不对付,老李既不愿意跟在人家屁股后边当小弟,即便当了也不怎么服管。所以只要一出塞他就不是迷路就是打败仗,还是无一例外。最后封侯无望,李广干脆绝望的自杀了。
等到了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汉匈再战而又卫霍皆没以后,大汉朝干脆再也没打出一个像样的大胜仗了。
赵破奴败得全军覆没,公孙敖败得诈死逃亡,李陵自请出战结果兵败降匈,路博德、韩说等更是碌碌之辈……这么比来比去,在后卫霍时代,还真就剩下个李广利是最靠谱的了。
而且我还认为李广利的战绩被黑了。比如一战匈奴:
“其明年,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什六七。”(《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还有比这更鬼扯的吗?
按史家的说法,李广利都被匈奴人包围了,还差点被抓了俘虏,手下的3万兵最少被干掉了2万多——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得首虏万余级而还”,难道李广利是人头控?
能砍人头还不耽误打仗的,我记得只有如狼似虎的秦兵要知道斩首数量跟杀敌数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甚至不在同一数量级。比如我在前几天写到过的大明威宁伯王越,作为终明一朝因战功封爵的仅有的3位文官之一,他征战了大半生、历十余场大战,斩首的总数量却仅有1402级。不过他在红盐池大捷中斩首355级,就打得蒙古帝国的第31任大汗满都鲁一边大哭一边率部西逃两千里,23年不敢重返河套;延绥大捷斩首401级后,“然自是无敢复轻犯边者,延绥军民颇得息肩云。”(《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八·成化十八年六月戊戌朔》)
为啥?因为杀敌十人甚至几十人而仅斩首一级在古代战场、尤其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都实在太正常了,从来不是啥稀罕事。
要杀敌太容易了,砍一刀、捅一枪或射一箭就得,就算没当场弄死基本也会死于战后伤口感染。可要斩首呢?骑兵得下马,步兵得停步,弓箭兵更惨,最少得跑出去几十步才能抢到自己的功劳——这样一来不全乱套了吗?还有啥阵型、还打个毛线仗?
所以在历史上除了开了挂的秦兵能一边砍脑袋一边打仗以外,谁敢在战事正酣时想斩首争功,指定没等动手呢,军法官就先砍了他的脑袋。
所以想赚到首级功、尤其是“首虏万余级”这种规模的首级功,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大胜以后、起码也得把敌人赶得远远的才能好整以暇的收割战利品。如果真像史书说的那样,李广利损失惨重还得拼命突围,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通常连盔甲兵器都得当作累赘丢弃掉,谁还有闲心拎着颗十来斤重的脑袋(而且还是万余颗)?难道是嫌自己逃得不够慢、死得不够快?难道战功比小命还重要?
而且带3万兵就能斩首万余级,这已经是汉武帝晚期汉军难得一见的战果了;即便放在整个对匈战争期间,除了卫霍,也就李广利能做到了;如果再拿到整个中国古代对外征战史上比那就更不得了了,几乎就是妥妥的名将了。
我坚定的认为,李广利打赢了,然后被黑了至于第二战,李广利在兵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总兵力占优但骑兵数量处于劣势),与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大战10余日,虽然最后没打赢,但能拖着几万步兵全师而退,也属不易(有意思的是这回史官就不记载交换比了,也是诡异)。
总之,若非被黑出天际,那么在武帝一朝起码从战绩上看,李广利可以排在卫霍之后,算得上是“第三名将”了。
06
甭管李广利的战功是不是被鄙视外戚的史官黑掉了,作为最有资格也最有权威对他的本事做出评判的人,刘彻显然对自己的这个舅子的表现是满意的。所以在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人再度寇边、汉军出兵三路进行反击时,李广利毫无争议的成为了一路主帅,而且刘彻交给他的兵力(7万人),是另两路商丘成、马通的总和。
显然刘彻认为自己的舅子不但忠心靠得住,而且本事也是无须让他操心的。
刘彻的猜忌心极重,想获得他的信任可不容易李广利也确实没辜负自己皇帝妹夫的期望。他首战就大败匈奴大将卫律,并率军追击至范夫人城(今蒙古达兰扎兰加德),匈奴人一路溃退,不敢与其交战,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转眼就风云突变——内者令郭穰密告丞相刘屈氂与李广利勾结,不但诅咒刘彻早死,还谋划由昌邑王刘髆继位。暴怒的刘彻下令调查,结果在一番严刑拷打之下给出的答案是郭穰密告属实,于是刘屈氂被杀,李广利的妻儿也遭到了囚禁。
如遭五雷轰顶的李广利深知刘彻的脾气,要想挽回局面唯有立下如同卫霍漠北之战那样的泼天大功。于是他不顾一切的轻兵冒进,试图一战消灭匈奴主力,结果反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遭到匈奴狐鹿姑单于的袭击,7万大军一战丧尽,李广利也在被俘后投降,一年后因遭卫律构陷被杀。
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李广利的军事才华可能并不突出,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个足够谨慎和稳重的将军——一征大宛之役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李广利宁可冒着被刘彻处罚的风险,也坚决的自作主张撤军;二征大宛时,他更是在先震慑了西域小国后,又避开了郁成城这座要塞后,才从容攻打贵山城;在前两次北击匈奴的过程中,史书上都载有李广利被敌军重兵包围的记录,但是他都能破围而出、从未溃败,更是尽可能的将部下带回国。可以说在此之前,李广利从未出现过像公孙敖、李广、苏建、赵破奴那样“失师而还”、“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甚至是全军覆没的场面,即便打不赢,也从未大败过。
而燕然山之败的罪魁祸首并非李广利,而是刘彻。若非是他将李广利逼上绝路,搞得兵无斗志、将无战心,这场惨烈的战败本是不应该发生的。按照李广利的性格,这一战就算打不赢,也不至于战败,起码不会败得这么惨。
后人经常拿这场战败说事,以证明李广利就是个草包将军,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可刘彻为何会做出如此自毁长城之举?我以为跟他挑起巫蛊之祸的理由如出一辙。
巫蛊之祸的目的,就是用一个没背景、没势力的太子换掉刘据在卫子夫和刘据死后,大汉朝的皇后和东宫之位空悬,这下刘彻剩下的4个儿子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幼子刘弗陵看上去都有了继立为太子的机会。尤其是在刘旦、刘胥品性不佳,刘弗陵又年幼的情况下,身为刘髆舅舅的李广利心思也跟着活泛了起来。
于是在他第三次北征之前,便跟刘屈氂“勾结”了一下:
“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氂许诺。”(《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列传第三十六》)
话说刘屈氂不但是当朝丞相,还是刘彻的侄子,同时跟李广利也是儿女亲家,要是刘髆能当上太子显然对他是有利的。再说李广利又没让他干掉刘彻,只是请他带头提个建议而已,这本就是老刘身为宰相的责任。
干砸了没风险,干成了受益无穷,这种事刘屈氂会拒绝才怪。
可刘彻却完全不这么看。
在这位霸道到了极点的汉武大帝看来,在选谁当帝国继承人这个问题上除了他自己以外谁都不能置喙,谁碰谁死。不仅如此,刘彻还会尽其所能将一切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天子的人物统统干掉。
所以在他决定传位于刘弗陵以后,立刻赐死了其生母赵婕妤、也就是那位著名的钩弋夫人。所以如果刘据未因巫蛊之祸毁掉,那么卫子夫也必死无疑,包括卫青要不是早死也一定逃不过挨刀的命。同理,如果刘彻的选择是刘髆,又怎么可能让他那个手握兵权的舅舅活着?哪怕是刘屈氂这种拐了几道弯的亲戚都不行。
立刘弗陵,就得杀掉他亲妈——这就是残酷的“立子杀母”,正是始于刘彻之手所以郭穰这个皇帝亲信跑出来告密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当然刘彻也不是觉得自己的那7万汉军多余、非得送给匈奴人干掉不可,我以为他显然是判断错了李广利的反应。
李广利一生以卫青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点众所周知。而且他的性格、行事乃至用兵风格都有着鲜明的卫青印记,所以刘彻显然是想当然的以为,李广利一定会表现得像卫青那么乖。
终卫青一生,从未违逆过刘彻的心意。如果他遇到李广利这样的情况只会有两种选择——要么立刻引军归国,然后入朝随皇帝处置;要么由攻转守并按兵不动,等待刘彻委派新的将军来接手兵权,然后再入朝任打任杀。因为以卫青的智慧清楚的知道,唯有如此才能保住自己外甥的太子宝座,才能保住卫氏一族的平安。
而不顾一切的绝命突击、跟匈奴人玩命恐怕是刘彻的那个直肠子外甥霍去病才能干出来的事吧?这种愣头青连刘彻都不愿意招惹,所以在卫霍都活着时,他可以时常敲打老卫,却从来不跟小霍闹这种不愉快。
可刘彻哪里想到,学了一辈子卫青的李广利,到最后居然学成了霍去病?
07
刘彻性情之凉薄,他的枕边人应该是了解最透彻的。所以在李夫人死前无论如何也不肯让他见上最后一面,就是为了哥哥们能有个好下场:
“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第六十七上》)
李家兄妹情深。李广利能回报给妹妹的就是拼命厮杀建功,给自己的外甥铺就一条通往东宫之路。
为了报答自己的妹妹,李广利是真拼命卫青曾做到过的,李广利也想做到。
卫青出身卑贱,凭着姐姐受到皇帝宠幸才得以身居高位,这才有了用武之地和出头之日。而李广利呢?像不像是个复刻版的卫青?
如果我们是李广利,会不会也想问一句老天(或者刘彻):卫青能挣到的,凭什么我就不行?
只可惜最后一刻因为李广利的上头,导致刘髆功亏一篑——如果他乖乖回朝受死,那么刘髆大概率也能跟刘弗陵一样,成为刘彻心目中的理想太子人选。毕竟那时这位汉武大帝已经快死了,年纪大些的刘髆接班总比还是个娃娃的刘弗陵靠谱。
但因此就将李广利当成个笑话,理由还是不够充分。
虽然在智慧和才华上,李广利这个复刻版的卫青有点山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确实已经算得上是那个时代里出类拔萃的人物了。如果仅仅因为最终的结局或是“为倡优,徒以嬖宠进”(《廿二史札记·卷二》)就完全的否定掉这个人物,甚至大肆嘲笑,既不公平,而且显得心理有些阴暗。
同为降将,李陵并不比李广利更无辜。可是太史公却不吝笔墨的替其表达同情和进行辩护,相比之下,李广利所得到的除了讥讽和嘲笑,就是批判和斥骂。
理由呢?可能仅仅以为他是外戚——就连功勋卓著如卫霍都差点被太史公扔进了《外戚列传》,更何况兵败还降敌了的李广利?
李广利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也是替刘彻拼死拼活的一生,最终不但没成为第二个卫青,反倒落得个里外不是人,哪怕降了匈奴也被诬以死罪。
相比卫青,李广利差得不仅是才华,还有运气于是在临死前,这个堪称武帝一朝最大倒霉蛋的前汉贰师将军终于爆发了:
“于是收贰师,贰师骂曰:‘我死必灭匈奴!’遂屠贰师以祠。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单于恐,为贰师立祠室。”(《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列传第六十四上》)
所以说对倒霉蛋也不要欺负得太狠,否则弄不好会遭报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