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作者: 乾坤屯蒙 | 来源:发表于2023-12-07 20:23 被阅读0次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和圣人是没有远近亲疏的,是一视同仁的。他又第七十九章里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良的人。一个人的福气不会凭空得到,也不会凭空失去。世上所有的福气,都是你积攒的善良、努力、好心态和一切好习惯。

人变善之后,天道都会变。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一个人做善事,虽然目前并没有福报降临,但灾祸已经远离他;一个人为非作歹,虽然目前暂时没有受到惩罚,但福气已经离他远去了。

这句话出自于明代思想家袁黄所著《了凡四训》第三篇《积善之方》,主要是教导并劝解人们要多行善,少作恶,是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进一步诠释。

这句话与“行善之人 ,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有异曲同工之妙。

之所以没有等到善恶终有报,很可能时间和节点还不对,没到报的时候。善良有报,报在不图之时。作恶有惩,成在不避之际。当你行善图回报时,那就不是真正的善,你很可能要失望了。当你作恶时,你可能一直没有受到惩罚,上天会在你心理松懈时,给你致命一击。

有些人非常不认可善恶终有报这个观点,反驳道,我对别人怎么怎么好,对家里怎么怎么好,孝敬父母,疼爱孩子,照顾老公,等等等等。可是我怎么没有善报呢?我的邻居王玲,怎么怎么坏,日子却比我滋润多了。善恶终有报纯粹就是骗人的,鬼才相信呢!

有的人以为对别人好,肯于施舍,就是行善。这种想法未必正确。施舍和复出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往往忽略了别人的成长方面和自我处理能力。譬如自己的孩子,你要保证他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需求,这是爱。如果超出了他的需求,则不利于孩子成长。助长了孩子攀比心理,骄奢习惯和懒惰,这不利于孩子成长,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会害了孩子。斗米养恩人,升米养丑人就是这个道理。

可以帮人以困,决不能帮人以穷。车站遇到乞讨的,不要轻易施舍。遇到要钱的,可以买饭给他,遇到要饭的,可以给他钱。要饭的,很可能确实遇到了困难,如他乡被骗,无盘缠回家,他的自尊让他不肯直接要钱,讨口吃的勉强度日。盘缠也不是一下子讨够的。你若施舍盘缠给他,他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或东山再起。仅仅给他饭吃,解决不了他的困境。反而是要钱的,有可能他把乞讨当成了职业,早早把自尊抛之脑后了。只要能要到钱,其他的什么都无所谓了。你若给他饭吃,他若接受,很可能他不是真正要钱的,只是处于困境而已。若是他拒绝,可能几顿饭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你这时候给他钱,会助推他一直要下去。他一天的收入很可能是你的好几倍,晚上穿着西装革履去灯红酒绿场所也未必。

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真心行真善,其他的交给上天就行了。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相关文章

  • 2019-1-19(道德经:77~79)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彩票之哲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彩票之哲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千百年来因对“天道”二字的理解不同世人...

  • 2018-09-24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曾经我问师傅,“师傅,您教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为什么还要我常放生呢?”师傅说“天道无亲...

  • 希望人们幸福顺利,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灾难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大自然是不会亲近谁的,但它会将美好的东西都给予善人。 所谓善人,就是达到上面那些标准...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本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但是第一次看到是在《史记·伯夷列传》。 一开始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个善的含义非常广泛,有包括善于顺应大道,也包含...

  •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把事做好,其实这句话很有道理,会做人才能会做事,那我们究竟要做一个什...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端午佳节,在吴老师的有龙居里,聆听到了一场精神盛宴,特别是对于“善”这个字,我又有了更深的认知,内心收获了一份安定...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还记得小时候的时候喜欢算命,经常陪别人或者是自己喜欢找那些名气大“算得准”的算命先生来帮自己算一算,这大概是人的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fe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