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改变,从自己开始 ——郝晓东《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读书笔记

改变,从自己开始 ——郝晓东《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读书笔记

作者: 葉傾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11:42 被阅读0次

改变,从自己开始

——郝晓东《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读书笔记(1)

昨晚写完随笔,拿起《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继续读第五、六章,虽然已至十一点,却舍不得放下,于是一口气读完。如何形容此书?或许是:字字珠玑,撞击思想。前者是书中的文字及其包融的思想,后者我的直观感受,似乎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对我的思想进行撞击。

改变教育,于我而言,何敢?最多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改变,而想实现这种理想必须从改变我自己开始,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生能够抵达何处。

十二个关键词,是对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三部教育著作核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一、《教育的目的》:目的与节奏。

1、目的。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这智慧指什么,作者如此概括:在具体的处境中遇到困难、障碍,能灵活运用知识来分析解决;它是理性(求知、求真)智慧和价值智慧(求善求美)的有机统一。如何实现“智慧”,关于文学的、科学的、科学的修养的三种课程的有机结合,达到学生智力与性格的最佳平衡,最终实现“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的教育理想。

反思自己的课堂,似乎只是在“灌输”死的知识,何曾想过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指向学生的“智慧”?作者认为课程的开设应该最终作用于学生的生命,而不能等同于技艺的操练,而应该与学生的精神生活相连系,从智力、情感、审美、道德等角度综合作用于学生的生命。作者建议教师进行结构化、主题化阅读,建立自己的根本书籍,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真得还有很长,还有许多路要好好走。自己的课堂,似乎并未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学生似乎并无多大的热情,我也很少给学生带来“高峰体验”(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体验到的较强的幸福感)。

2、节奏。

教育节奏,即自由与纪律的节奏(或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

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表现为自行探索,积累知识,萌发好奇孕育问题。关键词是兴趣、好奇心、兴奋、方向、丰富。比如大量的阅读,可是虽然我极力推广阅读,但是学生几乎不阅读,又如何能学好高中语文,或许是我做的还不够。

精确阶段是“通过掌握精确的知识细节进而领悟原理的阶段”,是“唯一的学习阶段”,代表一种知识的增加和补充,是文法(指语言的文法和科学的基本原理)规则的阶段。在此阶段要让学生逐渐接受一种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本质上,是有目的地对特定的主题进行聚焦。

“从教育角度看,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和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这也就是魏老师曾经说个“大问题”,苏翁所说的“交集点”。我的课堂太琐碎了,寻求面面俱到而没有焦点,如何能“精确”。

综合阶段是系统地掌握知识和原理后主动运用知识的自由阶段,是抛弃细节而积极使用原理的阶段,这时知识的细节已经退却到下意识的习惯中。本阶段的本质是“脱离那种被训练的、比较被动的状态,进入到积极主动运用知识的自由状态”。似乎只有个别学生才能达到这一阶段。

高一高二高三可以与三阶段进行一一对应,但是三阶段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并且处于循环中。我的学生中考成绩是全县最后的,目前读高三,他们处于哪个阶段?真的不好说。

在高一开始之前,我似乎就应该构思好三年的课程设计,也曾做些设计,但是面对那些“学困生”、无“纪律”的学生,什么才是有用的呢?

下一年在新高一开学前,必须结合三阶段理论对三年的课程与课堂进行整体上与细节上的构思。

《教育的目的》一书我在17年的六七月份读了一遍,现在几乎忘记内容,更没有郝老师读得这般细致与深入,也无法像他这般提炼其精华并联系实际进行理性思考。我的读书方法,急需做很大的改变和改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从自己开始 ——郝晓东《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ik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