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哲第二次讨论小结

中哲第二次讨论小结

作者: 蝶化文澜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23:16 被阅读0次
中哲第二次讨论小结

今天全程参与中哲第二次授课,唯恐漏下关键处。

讨论问题:

儒家有个天来负责存在,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性是一定和天相通的,一定通而为一。

请问:儒家的天是指什么内涵?和“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里的天一样吗?

孔子关于天的概念,上承于西周以来的正统天命观。“天”具有神性意义。《论语》中的“天”字十六见,“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皆属神义性之天。他与大多数同时代的人一样,都不否认天的神性本质。

孔孟的天与董仲舒的天一致吗?

不一致!董仲舒的“天”与孔子不完全相同,它不单是“至上神”,而且还具有封建伦常意义和自然物质性,它是三者的合一物。董仲舒认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啥说是“曾祖父”?是不是为了强调天为人之根?

孔子尊天而行吗?

是!

孔子怎么言说天?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天不言,又怎知天道?人缘何而行?

天道,通过一通孔知道的。比如通过孔子。人缘何而行?心!

孔子何知?孔子代表着人。孟子讲过天吗?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

这段话可讲到天和人的关系?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里的“心”指什么?是人的本性吗?后面孟子又说人的本性“此天之所与我者”,即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了天道。

凭什么说人心即天,人心何心?善?凭什么说是善?儒家的心是怎么样的?善?怎么断定的?十九讲中,提到“安”的问题(宰我)何意?

好像没有解决……

人人有欲望,但这是生物属性(荀子),非人之本质。

我的很多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我仍未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能智商的问题?(对不起了老爸老妈,我不是怀疑自己基因不好哦,嘿嘿……)

本来提的问题还有几个,但发现课堂时间太有限,也就悬置吧。课堂讨论最让人郁闷的是:他人的信息并不足以激活我的思维。

但,值得欣喜的是,讲师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让问题明朗很多,让思路清晰很多。但,很多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还是亟需讲师解惑的。

岁月更迭,那些所谓的问题很可能依然还是问题,横亘在心里。

越过去?

越过去,它还依然在。

人,能活明白还真不容易。有些问题并不是勤奋可以解决的,不承认还真不行。

感谢如一讲师的智慧引领,期待下节课。

相关文章

  • 中哲第二次讨论小结

    今天全程参与中哲第二次授课,唯恐漏下关键处。 讨论问题: 儒家有个天来负责存在,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性是一定和天相通的...

  • 人总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绷得紧紧的呼吸困难的生物

    今天上了三节讨论课,马哲宗导中哲。马哲感觉ok,宗导被迫回答问题,中哲助教小哥很帅哈哈哈哈迷之像他胸前那个大麋鹿,...

  • 中哲笔记回顾【第二次中哲课堂】

    有些问题还是得输出,慢慢的才能有清晰的思路,才能建构思维方式。 讨论问题: 儒家有个天来负责存在,孔子的仁和孟子的...

  • 2023-02-27

    祝澜 1888天 2023-2-27 读书笔记: 阶段小结包括咨询师的小结、求助者的小结和来自双方共同的讨论。...

  • 中哲

    【名词解释】 【逍遥游】:(一)庄子消极厌世,认为人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

  • 使用集合

    第 11 章 了解框架之间如何配合工作 小结本章中,我介绍了框架的概念并讨论了 Objective-C 自带的...

  • 1. R语言运行效率分析_小结(5)

    小结(5) 上节讨论了数据量n<100000时名个函数用时规律,本节讨论100000

  • 內篇·緒論

    哲學之內容 此是全書第一篇。欲談“中國哲學史”,必先明“中國哲學”;欲明“中國哲學”,必先定義 “哲學”。然“哲學...

  • 讨论交流小结 02

    就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依哥粗浅的经验,选择前端,后端开发类岗位还是不错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千万不要低头,来来回回...

  • 讨论交流小结 03

    https://www.iconfont.cn/search/index?searchType=icon&q=%E...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哲第二次讨论小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jc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