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60057/fbb8caae0c72298c.jpg)
一
学习了组合定价法,再来学习了解价格策略当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价格歧视」。要搞懂价格歧视。还得先理解另外一个概念,叫「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呢?
打个比方,一件商品的价格成本是10元钱,你最多愿意付30元钱。结果,20元钱成交了。那么30和20之间的差价。10元就是消费者的剩余。但是,如果同一件商品,另一个人的心理价位是25元,如果是20元成交的话,那么他的这个消费者剩余就是5元。
这个时候就可以得出价格歧视的概念了。
价格歧视,就是想方设法尽量地吃掉消费者的剩余,让消费者都按照他们愿意出的最高价买单。是一种让每个群体,甚至个体,付出他所能接受的最高价的定价方法。
比如,上个例子,同一件商品,让你出30元,让另一个人出20元。
价格歧视的核心,在于想办法,把消费者进行区分和隔离。
比如,软件公司卖的产品,很多厂家喜欢把产品分为家庭版或者企业版,而其实软件这种产品的边际成本都是一样的,而厂家非得把两者的售价规定得不一样,企业版的功能齐全价格高,家庭版的一般是主动去掉了一些功能价格低一些。
这种方法就是用自己残废掉软件功能的方法,来区隔了消费者,让支付能力更强的企业用户来支付更多的费用。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航空公司,也是善用价格歧视的高手。航空公司的打折机票一般都要提前两三周的时间来预订,并且还要给你设置了很多障碍。比如不能退改签,有的航班还要经停中途的站点,这要浪费更多的时间。而对于商务旅行来说,他的时间很难得提前确定,而且还有变动,这样退改签等很麻烦,经停的话也很浪费时间,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就不会去买打折机票。
用这种方式,制造麻烦,这些打折机票就会卖给了个人的旅客,还把全价高价的机票卖给了商务旅客。航空公司的这个价格策略就是成功的。
在经济学当中,歧视一词,并不带有贬义,可以把它理解为区别对待的意思。这种区别对待,其实是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说到价格歧视的运用,可以理解为有三个级别。
第一级是个体歧视,让每一个人付出他所能付出的最高价格,比如QQ拍卖靓号。
第二级是销量的歧视,比如第二件半价的销售方案,就属于这种。
第三级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叫区隔歧视。这是一种特殊的价格歧视,有很多的套路。
如地域歧视。很多商品是有特殊的标记,分别销售到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价格。然后要进行检查,杜绝串货的行为。也就是说,有的商品是专门供应给欠发达地区稍微便宜,如果被卖到了发达地区,就要对相关的经销商进行惩罚。
还有一种就是人群歧视。比方说,销售的老人票和儿童票,那么他的本质是像掌握支配权的成年人收更多的费用,这就是也是对于成年人的一种区别对待。
还有就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歧视。卡拉OK的上午场吸引消费能力低的学生,是因为学生的时间成本低。那些持低价的青年机票等候航班的人,有空位才可以登机。就是给机会成本低的人低价,给机会成本高的人高价。
二
看来,价格策略的方法和套路太多。而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乐成交,为了实现商家的利益。
之所以有歧视,歧视是为了区别对待。先把不同的消费者隔离出来,然后想办法一口吃掉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套路无处不在,它又是那么符合人性。
曾经看过报道,同一家酒店,不同的人定房,居然出现了积分更高的人订房反而更贵的现象,就是大数据判断出了你的刚需,从而杀熟。这也是
三
其实,仔细想来,生活中到处都是「歧视」。这是因为,只要有选择,就有歧视。你选择了A没有选择B,就可以说你是对B有歧视。
价格歧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歧视了支付能力差的人,让他们麻烦,花费他们更多的时间。比如,你有时间,你排队买苹果手机,就先卖给你。而对于那些有更高支付能力的人来说,让他们多付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歧视。
把「歧视」这个词,做客观的中性的理解。那么,价格歧视,也就是一种区隔消费者的价格策略。这客观上能让商家获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满足双方的需求。
四
价格歧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价格策略,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概念,对于我们观察和理解经济活动,有着很大的启发和指引作用。使得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有着理论的框架,更加理性。
网友评论